9月8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市商務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市決策部署,聚焦“聯通內外、貫通城鄉、對接產銷”主責主業,務實擔當、奮勇前行,走出了新時代具有唐山特色的商務發展之路。
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建設步伐加快邁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唐山時提出的“努力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重要指示要求,我市搶抓機遇,奮發篤行,窗口城市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2021年,全市對東北亞地區進出口總額完成22億美元,對東北亞地區進出口實績企業達到479家。全市現存東北亞國家投資企業92家,日本愛信8AT變速箱、韓國浦項汽車板、日本羅森便利店等優質項目相繼落戶我市。全市累計在東北亞國家設立對外投資企業(機構)30家,中方協議投資額1.42億美元,投資遍布批發業、住宿業、制造業、農業和采礦業等諸多領域。曹妃甸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園區、高新區日資裝備制造產業園、開平高新區日資產業園等國別園區發展日趨成熟,累計引進外資企業44家,實現精品鋼鐵、電力、港口物流、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焊接、機器人等特色產業聚集發展,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集群。
對外貿易穩中向好。我市穩步推動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外貿規模水平實現連年提升。全市外貿進出口實績企業達到1053家;出口產品達到2612種,出口范圍遍布六大洲185個國家和地區,華通線纜、惠達衛浴等企業產品享譽海外;形成了以衛生陶瓷、遵化板栗、軌道交通裝備、灤南鋼鍬4個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6家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為框架的外貿發展平臺。2021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420.9億元,是2017年的2.1倍,年均增長22.1%。其中,實現出口416.6億元,年均增長4.2%;實現進口1004.2億元,年均增長36.8%。2022年1至6月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59.5億元,總量位列全省第一。成功獲批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和兩家省級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集聚區(預備集聚區)。
實際使用外資量質齊升。我市堅持促增量、穩存量、提質量,利用外資實現跨越式發展。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21家,一、二、三次產業占比分別為0.3%、23.1%、76.6%,第三產業新設企業數量由2017年的15家增長至2021年的111家,年均增長64.9%。2021年,全市實際使用外資實現21億美元,是2017年的1.3倍,年均增長6.9%,總量始終保持全省第一位,約占全省的20%左右。2020年新設立的唐山弘慈醫療管理有限公司醫療管理項目,填補了我市醫療健康領域外商投資的空白。2022年開工的河鋼浦項汽車板項目是近年來中國鋼鐵行業單體投資最大的外商合資項目。
對外經濟合作乘勢而起。我市主動契合國家“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強力推進優勢產業和企業走出去,對外經濟合作進入平穩快速增長階段。全市累計備案(核準)對外投資企業74家,投資總額40.05億美元,中方對外協議投資額38.95億美元。中非冀東建材、河北文豐實業、經安鋼鐵、夢牌瓷業等企業投資的一批重大產能合作項目成為我市對外投資高速增長的重要支撐;塞爾維亞唐鋼管理團隊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中非冀東曼巴水泥項目已實現日產日銷、產銷平衡;文豐實業智利黑色金屬礦開采項目歷經十年穩健經營,已順利實現優質鐵礦粉的陸續回運。天達物流烏干達姆巴萊工業園入駐企業達到25家,被譽為烏干達發展最快和潛力最大的工業園。
平臺承載能力顯著提升。隨著我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曹妃甸片區先后獲批,我市形成了“自貿片區+綜試區+綜保區+開發區”的開放平臺體系,平臺穩步發展推動政策疊加效應加快釋放。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曹妃甸片區經過近3年發展,累計實現31項“首單”業務,涉稅事項網上審批備案、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模式等121項經驗落地實施;形成以“‘大數據+’船舶交通智能服務系統”“海事靜態業務‘兩集兩同’辦理新模式”等為代表的自主創新案例47項,其中9項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22項入選我省前四批58項面向全省復制推廣的典型案例;曹妃甸片區市場主體達6169家,為全省四個片區最多;2021年,曹妃甸自貿片區新增市場主體2529家、實際利用外資9902萬美元、外貿進出口66.42億美元,均列全省四個片區首位。中國(唐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逐步形成了以綜服平臺為紐帶,行業垂直平臺、企業獨立站互為補充的平臺經濟發展體系。平臺走進產業帶、“麒麟計劃”等系列活動在全市營造出濃厚跨境電商發展氛圍;逆戟鯨、響貝等企業的引進為跨境電商發展不斷注入新鮮活力;9710、9810跨境電商業務的開啟實現了我市跨境電商綜試區B2C、B2B進出口線上通關通道全部打通。2021年,全市跨境電商主體達1028家,跨境電商交易額達204.61億元,在商務部全國綜試區考核中位居第二檔、全省首位。綜合保稅區依托保稅功能和口岸資質,堅持以國際貿易為龍頭,以保稅倉儲和保稅加工為基礎,聚力推動項目建設和主體培育,實現了快速發展。2021年,進出口總額完成58.87億美元,同比增長192%,在省內排名第一,在海關總署公布的全國153家保稅區中排名第39位;在最新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中,位列134家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第69位(B類),較上一年度前進20位次。20家省級以上開發區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全部完成,核心區均已實現“九通一平”,營商環境得到持續優化。同時,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方向逐一明確,產業聚集能力不斷凸顯,經濟發展主戰場作用充分釋放。2017年以來,全市開發區獲得各類省獎勵資金41950萬元。2021年營業收入21255.6億元,成為全省首個突破2萬億的城市,是2017年的1.5倍,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的開發區占比85%;稅收收入623.2億元,是2017年1.8倍。歷年來主要經濟指標穩居全省首位。2022年1-7月建設項目進展排名通報中,我市項目開工率、實際完成投資額、實際投資完成率3項指標均居全省第1位。
擴內需促消費實現平穩較快發展。我市堅持以建設區域性、國際性消費中心城市為目標,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持續增強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2021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43.2億元,是2017年的1.2倍,年均增長4.6%,總量穩居全省第2位。2022年,在全市疫情突發情況下,以無接觸網格化保供體系全方位保障居民生活需求,并在疫情過后通過發放消費券、夏日消費季等活動有效拉動消費需求,1至6月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1.3億元,保持了全省前2名的位置。經過科學規劃、重點提升,全市商貿流通基礎設施條件實現較快發展,城鄉商業網絡體系更趨合理。唐百、萬達、愛琴海、吾悅廣場等九大綜合商圈功能地位突顯,商貿流通企業發展到16.5萬家。現有商業綜合體26個、購物中心24個、百貨店(綜合性商場)18個、3000平方米以上大中型超市54個、便利店門店5000個,其中省級認定的品牌連鎖便利店門店486個,全省最多。擁有國家級鉆石酒家88家,為全國第一個鉆級酒家名市;國家級綠色飯店企業30家,國家級綠色商場8家,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1家,中華老字號企業6家。
精準招商引資成效斐然。我市以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為著力點,突出“兩新”導向,聚焦東北亞地區及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逐步形成了以云上招商、以商招商、小團組招商、產業鏈招商等為主要方式,以北京、上海、深圳3地駐點招商聯絡處為延伸途徑,以定期考核、通報、評比為激勵手段和成效保障的工作閉環。特別是為有效對沖疫情影響,創新性采取“主會場+分會場”線上模式召開集中簽約及中日、中韓重點產業對接會等重點活動,實現了招商對接不停、洽談不止、簽約不斷。2018年以來,全市累計簽約項目2692個,協議投資總額18682.4億元。其中,投資在10億元以上的項目379個;外資項目93個。精準招商考核排名由2018年的全省第5位躍升至2021年的全省第1位。我市先后引進了港華零碳智慧園區、燕龍基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等一大批優質項目,為全市經濟社會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不斷填筑后續支撐。(記者 梁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