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深入開展“中科院創新成果進河北”系列活動
“聯姻”中科院 激活縣域科創動能
“‘七彩走廊’是元氏縣名片之一的景觀,但目前,我們在種植的景觀植物上難以抉擇,今天請專家們給我們把把脈!”前不久,省科技廳帶隊,中科院專家同行,走進元氏縣行政審批局,與縣干部、科技企業負責人一起共謀產業發展。一落座,元氏縣相關負責人就迫不及待地發問。
“中科院遺傳發育研究所研發的‘彩色小麥’,不僅觀賞性強,還能帶來經濟效益。”中科院專家支招。
熱烈討論,方案落地:元氏縣委計劃先引進試種3000畝……
走進元氏,是“中科院創新成果進河北”系列活動其中的一站。為吸引更多國家高端創新資源入冀強冀,今年,省科技廳聚焦科技賦能縣域特色產業,深化與中科院合作,持續開展“中科院創新成果進河北”專項系列活動,推動中科院技術成果在河北省縣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著眼于讓技術供給與企業需求有效匹配,省科技廳與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中心共同遴選中科院相關專家組成調研組,深入河北省縣(域)企業特別是區域產業龍頭企業一線調研,現場確需、聯合問診、找準癥結,清晰定位技術需求,舉辦技術成果對接會,邀請中科院專家現場推介、現場洽談。同時,對已簽約的合作項目,完善政策和資金保障,優先納入科技風險貸款補償范圍,省科技投資引導基金子基金優先投資支持,積極選派科技特派員長期助企服務,全力護航院地合作。
調試低溫冷罐裝設備、調動生產線全負荷運轉……近日,在位于贊皇縣的河北棗能元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公司總經理肖建軍已經連續忙了好幾天。
“我們不缺好的原料、不缺市場,就缺關鍵核心技術。”肖建軍說,以前僅靠企業和國內知名專家建立聯系很難,這次活動為企業帶來了“智囊團”,幫助企業解決了每年產生50噸廢棄棗皮和150噸棗核的物料浪費難題,實現了紅棗的完全利用。“預計該項目落地后,企業年創收將超1億元!”有了技術支撐,肖建軍把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心更足了。
據統計,今年以來,省科技廳共組織中科院專家赴11個縣(區)深入調研32次,對96家科技企業把脈問診,凝練技術需求191項,現場解決問題29項,促成17家企業與中科院團隊合作簽約,多個長期制約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取得突破性進展。
“瞄準中科院人才富礦,我們打造了‘技術需求摸底—成果定向篩選—精準對接簽約—持續跟蹤保障’的四步走服務模式,為的就是讓科學家和我省縣域需求有效對接,最終實現共贏。”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省科技廳將充分發揮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省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系統等平臺資源優勢,進一步挖掘和響應更多縣域企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在請進來的基礎上,籌備開展縣(區)企業家等“走進中科院”活動,促成更多中科院優質技術成果在河北省縣域落地轉化。(記者 王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