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通航!9月1日上午,滄州市社會各界220名代表齊聚百獅園碼頭,共同見證京杭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旅游通航的歷史時刻,這是自20世紀70年代滄州市大運河船舶停運以來的首次恢復啟航,沉寂的運河航道今朝迎來世紀復蘇,“一船明月過滄州”的歷史勝景再次變為現實。
據介紹,京杭大運河是滄州的“母親河”,南北貫通8個縣(市、區),縱橫綿延216公里,是滄州的文化之根、文明之魂。近年來,滄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旅游帶,308公里堤頂路及綠色生態廊道實現全線貫通,清風樓、朗吟樓、南川樓重現三足鼎立風采,百獅園、運河公園成為市民親水休閑的好去處,即將竣工的園博園、大運河非遺展示中心、大化工業遺存將成為城市文化的新地標,大運河從“地理空間”正在加速向“文化空間”躍升,滄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靚麗畫卷已經徐徐展開。
京杭大運河是貫通南北的“黃金航道”。俯瞰滄州段大運河,蜿蜒流淌、宛若玉帶,特別是中心城區段保存完好,九曲十八彎、沿途多遺跡、處處是風景,代表了我國北方大運河遺產的原真性,是旅游通船的最佳航段。乘著國家對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的東風,滄州市大力開展中心城區河道清淤疏浚,實施綠化提升工程,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建成航道13.7公里、旅游碼頭12個、步行景觀橋6座。駐足運河兩岸,矚目千年運河在傳承與發展中實現精彩蝶變;泛舟碧水之上,感受古今輝映的人文魅力、生生不息的大河脈動,無不讓人感到一條穿越歷史的河流,正在見證著奮斗的當前,預示著光明的前景。
滄州市政府主要領導表示,此次通航是滄州市發展文旅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造福于民、共享保護成果的生動實踐。滄州市將以此次通航為新起點,深挖運河文化內涵,打造重點示范工程,培育文旅精品線路,努力建設一條與大運河的歷史地位、資源稟賦、時代要求相匹配的高水平文化帶,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李家偉 韓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