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航拍飛跨潮白河的燕潮大橋。昔日“斷頭路”,如今變通途。2019年3月29日,燕潮大橋正式通車后,從燕郊到北京東六環開車僅需15分鐘。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 攝
十年,快速拉近著現實與夢想的距離。
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區一體化由藍圖變為實景,臨空經濟區在平疇沃野上崛起新都市,南三縣與雄安新區走向融合共建……京津冀協同發展,引領著廊坊北中南三大板塊加速崛起,經濟實力跨越爭先,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民生福祉節節攀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廊坊市抓住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機遇,扎實做好“三篇文章”,重塑產業優勢,深化改革開放,兜牢民生底線,在服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努力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上走在全省前列,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交通新名片
織密京津雄一體化交通路網,與京津步入“同城時代”
3個月前,在北京一園區做招商工作的江山明,慕名來到廊坊臨空經濟區工作。他沒想到,從北京的家到廊坊臨空經濟區通勤只需40分鐘,而這要歸功于去年貫通的北京大興機場北線高速。
“這里的區位優勢深深吸引了我。”目前擔任河北臨空集團產業促進部主任的江山明,從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到產業協同發展,他都感觸頗深,“臨空經濟區地跨京冀,很多項目都要與大興方面統籌一體規劃。”江山明說,目前國內外客商對投資臨空經濟區熱情很高,他平均每天要接待5撥客商。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線高速,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五縱兩橫”地面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向東通過外環線與京滬高速相接,向西至涿州與京港澳高速相接。去年5月17日,北線高速公路廊坊段與北京東延段正式聯通,從廊坊北收費站到大興機場航站樓20分鐘直達。
近年來,廊坊聚焦北、中、南“三大板塊”,積極推動一大批綜合交通運輸項目落地。北部對接北京城市副中心,中部對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臨空經濟區,南部同雄安新區項目享受同等政策支持,立體高效、四通八達,與京津雄快速便捷的一體化交通路網基本成型。
“新國門”,建在了廊坊百姓的家門口。與京津“同城”,廊坊擁抱世界。
科創新名片
京津研發、廊坊轉化,協同創新孕育更多“廊坊創造”
“用手機看視頻,高刷新率的屏幕觀看更流暢,我們的主流柔性屏刷新率最高能達165Hz,保持全球最高紀錄……”7月10日上午,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里,產品開發平臺技術標準組資深工程師王香向來訪客商介紹,他們正在牽頭制定柔性屏刷新率的技術標準。
維信諾是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全球OLED產業領軍企業。2018年5月17日,我國首條第6代全柔AMOLED生產線在固安維信諾正式啟動,成為“中國智造”的一張新名片。
積極布局柔性AMOLED等前沿技術,維信諾成功創造多項世界第一,擁有10000余件與OLED相關的關鍵專利,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負責制定或修訂了5項OLED國際標準,持續為榮耀、小米、OPPO等品牌供應柔性AMOLED顯示屏。
從無到有,以京東方、維信諾為龍頭,短短數年,固安集聚起32家新型顯示產業上下游企業,“新顯之城”崛起永定河畔。
掘金京津最豐富科技資源寶庫,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聚焦“1+5”市域主導產業和“7+6”縣域特色產業,廊坊深耕細作,加快構建京津研發、廊坊轉化的創新體系。
以項目建設為核心抓手,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廊坊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水平。目前,全市9成的科技型企業與京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穩定、緊密的技術合作關系,協同創新孕育出更多“廊坊智造”“廊坊創造”。
生態新名片
打造大運河(京冀段)旅游帶,共建共享水清岸綠美麗生態
“第一次在香河乘船出游,兩岸風景真美!”7月9日傍晚,俄羅斯游客Dmitry帶著妻兒,從香河中心碼頭乘船,游覽北運河。
京杭大運河北運河段全長143公里,其中廊坊段上接通州,下連武清,全部在香河域內,是北運河旅游通航的出京第一站。半個月前,北運河廊坊段與北京段正式實現互聯互通。
綠樹圍繞,碧波蕩漾,不時有飛鳥掠過水面……作為京津冀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如今的北運河生機勃勃。然而,這里也曾一度污染嚴重、魚蝦少見。
近年來,香河啟動實施北運河生態綜合整治工程,水清岸綠的美麗運河又回來了。未來,京冀兩地將以大運河為主線,整合資源,打造底蘊厚重、藍綠交織的大運河(京冀段)旅游帶。
黨的十八大以來,廊坊持續深化環境污染治理,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優美環境,空氣質量不斷向好,河流水質、土壤環境持續改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在廊坊大地徐徐鋪展。
民生新名片
引進京津優質資源,建成全國首個全程化持續照護養老社區
6月30日上午,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隆重舉辦“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文藝匯演,300余位老人載歌載舞,歡聚一堂。
紅歌聯奏中,83歲的趙淑琴一襲紅色旗袍,端坐舞臺中央,神采奕奕地敲擊著揚琴。“這里有三四十支表演隊伍,每次文藝演出我都積極參加,這是我幸福晚年的重要部分!”
趙淑琴來自北京,7年前慕名來到燕達養老。
“母親在這里我特別放心,比她在家里過得豐富多彩。”從北京趕來探望母親的王嬡娜說,燕達對獨居老人照護很精心,每晚都要打電話到房間問平安。
作為首批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試點之一,位于三河燕郊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是我國首個“醫養康相結合”、單體規模超大的全程化持續照護養老社區。目前,養護中心超10000張養老床位已投入運營,在住5000多人,平均年齡83.7歲,其中95%以上為京籍老人。
養護中心的北側就是燕達醫院,是一所與北京朝陽醫院、天壇醫院、北京中醫院等深度合作的三甲醫院,可以為入住老人提供強大的醫療保障。2017年1月,燕達醫院開通全國首家異地結算系統,為在北京參保的老人解除了后顧之憂。
把民生工程辦到群眾心坎上,廊坊持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15分鐘就醫圈,社區養老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提升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發展水平,廊坊引進了一批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加快推進了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大廠校區、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等重點項目建設,教育、醫療等優質公共服務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數。
文化新名片
“絲路中心”流光溢彩,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提速
7月1日晚,廊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交流中心(以下簡稱“絲路中心”)流光溢彩。由國際著名華裔鋼琴家、作曲家克勞迪婭·楊領銜的“心靈的邀約”鋼琴獨奏音樂會在這里上演。
從《奉獻》等西洋鋼琴名曲,到《黃河頌》等中國紅色經典……一場跨越東西文化的音樂盛宴上演。“絲路中心集聚優秀的文化資源,我很樂意在這里工作,為推動世界文化交流傳承搭建橋梁。”被聘為絲路中心國際藝術總監的克勞迪婭·楊說。
從外遠望,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的絲路中心,就像一抹“流動的云”,時尚靈動。走進其中,4大特色劇場、1個音樂廳、14個藝術展廳及多功能藝術空間的豪華設置,全方位滿足展、演、教、創、賞的需求。
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齊白石繪畫精品展、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作為京津冀地區的文化藝術新地標,絲路中心高端文化演出接二連三,云集了頂級藝術教育資源。這里還是一年一度的廊洽會開幕式主場館,并舉辦了2021“一帶一路”·長城國際民間文化藝術節,成為廊坊對外開放交流的新窗口。
近年來,廊坊深入推進國家文旅消費示范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積極承辦首屆全國民樂展演等“國字頭”文藝活動,推動《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等一批重點文旅項目建成投用,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塑造廊坊嶄新形象。(河北日報記者 孫占穩 解麗達 周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