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雙減”一周年成績單
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從5000多家減少到現在4家 學校課后服務實現100%全覆蓋 學生作業量明顯減少
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從5000多家減少到現在4家,且全部為非營利性機構,校外培訓監管五支隊伍逐步建立;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實現100%全覆蓋,課后服務內容不斷豐富,“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出臺作業管理辦法,所有學校實現每周1天無作業日,學生作業量明顯減少……梳理河北“雙減”過去的一年,成績單收獲滿滿。
先后制發40余個配套文件
國家“雙減”政策發布后,河北以省委、省政府兩辦名義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工作清單》,明確部門職責、任務分工、完成時限,系統推動“雙減”任務落實。
在《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先后制發40余個配套文件,涵蓋了課堂教學、作業設計、課后服務、校外培訓治理等方方面面的措施辦法,為圓滿完成國家規定任務創造了條件。
校外培訓治理五支隊伍逐步健全
聯合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等九部門組成省級校外培訓執法工作組,使校外培訓治理各項工作真正有人抓、有人管,把教育行政處罰等措施落到實處。
成立了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專家委員會,聘任139名學科專家為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專家庫成員,負責全省學科鑒別指導工作。
組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教育教學專家指導隊伍,通過主動服務,提高機構培訓質量,引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按要求規范辦學。
優選優聘205名省級“雙減”工作社會監督員,組建“雙減”工作社會監督員隊伍,讓社會監督真正成為“雙減”落地生根的有力抓手。
選聘329名省級“雙減”工作信息員,組建“雙減”工作社會信息員隊伍,及時發現和總結各地“雙減”工作好經驗好做法,加強“雙減”工作正面宣傳報道。市、縣參照省級層面“五支隊伍”建設做法,分別組建了“五支隊伍”,不斷強化對校外培訓的監督、指導和檢查工作。
學生作業時長明顯得到控制
作業管理機制不斷健全。從統籌、設計、布置、批改、監管指導等多方面完善作業管理,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審核管理和質量評價制度,合理調控作業結構。目前,全省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出臺作業管理辦法,建立了作業校內公示制度。
作業總量時長得到明顯控制。全省基本落實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的要求,實行了每周1天無作業日,學生作業明顯減少。
作業設計質量穩步提高。省教育廳教科院研究制定了義務教育階段12個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意見。各地積極探索,普遍試行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推動作業由量變達到質變。
課后服務三個“全覆蓋”
深化課后服務全覆蓋實施。目前,全省開展課后服務的義務教育學校達到100%,實現了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服務時間全覆蓋。
謀劃課后服務全方位發展。年初制定了《河北省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提質增效工作方案》,要求按照管理規范化、形式多樣化、內容豐富化、資源共享化的“四化”標準,不斷提升課后服務保障水平和服務質量。從而實現“三個延伸”,即:將服務內容由看護、輔導完成作業和常規課外活動,向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高質量的作業指導、提供午餐午休服務等延伸;將服務形式由校內活動向校內外結合延伸;將服務時間由工作日向周末、假期延伸。工作方案內容共涉及5個方面、15個要點、22項重點任務。
強化課后服務典型示范引領。為了實現對各地課后服務工作的示范引領作用,河北省實施了“課后服務三年行動計劃”,計劃用三年時間,為全省培樹一批課后服務示范縣,為全省每個縣培樹一批課后服務示范校。目前,已開展的第一、第二批示范創建活動,共遴選出了48個示范縣和409所示范校,正在發揮典型引路作用,提升區域課后服務質量。
打造課后服務品牌工作抓手。其中,“燕趙雙減在行動”自5月25日啟動以來,組織全省1.4萬多所義務教育學校,先后直播了6期“信仰之旅進校園”、5期“心靈之約校園行”、5期“創新服務云論壇”、3期“課后服務云展播”,單次最高觀看人次1700萬,合計19次直播活動,一個多月時間總共觀看人次近1億,有力推動了全省中小學課后服務的普及和開展。同時,持續推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創新課后服務形式和內容。
學校辦學質量持續提升
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各地不斷深化義務教育辦學模式改革,推行集團化辦學、學區制管理、學校聯盟、委托管理、城鄉學校結對幫扶等辦學模式,優質教育資源覆蓋范圍不斷擴大。
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從深入學校聽課調研情況看,學校課堂教學模式普遍改革,啟發式、引導式教學已成主流,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得到優化,學生主體性增強,課堂參與度、活躍度深,思維得到拓展,課堂教學質量提升。
考試進一步規范。我省在全國率先印發《義務教育學??荚嚬芾硪幎ā?,對義務教育學??荚嚂r間、命題、組織、方式、成績及學生評價等進行全面規范,降低考試壓力,深化評價改革。
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只剩4所
堅持嚴格審批與壓減存量相結合。一律不再審批學前教育校外培訓機構和中小學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暫停審批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大力壓減已有培訓機構。全省5092所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中,注銷1743所,轉非學科類3345所,壓減率99.9%,剩余4所全部轉為非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
嚴格規范機構辦學。扎實有效開展學科類治理“回頭看”工作,對原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全面排查;規范非學科機構辦學行為,出臺了體育類、文化藝術類、科技類等非學科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明確了舉辦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政策要求。
持續推進全國監管平臺的應用,印發《關于加快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機構審核進展的通知》,抓牢抓實機構資質審查、預收費監管、收費行為規范等重點工作,推動校外培訓監管走深走實。
不斷加強社會監督。充分發揮省市縣三級“雙減”社會監督員的作用,主動發現違規培訓問題,讓社會監督成為“雙減”落地生根的有力抓手,并為“雙減”正面發聲,為教育正面發聲。
多方發力,確保“雙減”落地落實
壓實學校責任。堅持校外治理、校內協同,明確中小學校長作為“雙減”工作第一責任人,凡發現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學生較多的學校,逐一約談校長,督促其從學校內部查找原因、及時整改。
建立負面清單。梳理制定《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機構禁止性事項負面清單》,從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財務收費等方面明確“二十五不得,二十嚴禁”,按照清單嚴查違規行為。公布省市縣三級舉報電話,發動群眾提供線索,壓實鄉鎮(街道)治理無證無照機構責任,先后查處隱蔽性學科類培訓“變異”行為33起,全部進行了處理。
加強宣傳引導。印發《致全省中小學生的一封“雙減”公開信》,組織中小學生家長簽署《家長“雙減”承諾書》,引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營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圍,與學校形成協同育人合力,校內校外雙向發力,打好“雙減”組合拳。
2021-2022年,省財政廳先后籌措落實省以上義務教育階段補助經費164.9億元、160億元,其中公用經費75.9億元、76億元,用于學校保運轉相關支出和開展課后服務所發生的水電費、耗材、勞務等相關支出,有力支持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課后服務。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積極配合省教育廳做好“營轉非”工作,大力壓減學科類培訓機構數量的同時,不斷加大教育培訓類廣告監測力度,實時對全省931家媒體機構發布校外培訓廣告情況進行專項監測;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行《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發放材料1.2萬余份,依法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檢查,切實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省體育局等部門主動承擔規范非學科類校外培訓責任。2021年底,省體育局聯合省教育廳印發《河北省非學科(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并主動擔負起非學科(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審批和監管職責;2022年5月,省教育廳會同省文旅廳、省科技廳陸續出臺了文化藝術類和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完善了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和審批流程。
省發改委、省人社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委編辦等部門積極發揮了“雙減”職能作用。各部門主動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建立了財政基本保障、家庭適當分擔的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在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管理、無證無照違規培訓查處、培訓機構登記、執法隊伍建設等方面積極協同開展工作,有效推進了“雙減”各項保障政策的出臺和落實。(河北日報記者 崔叢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