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上“云端” 數據成“肥料”
——望都縣大力發展智慧農業一線見聞
圖為裝配智能傳感器的聯合收割機在麥田中緊張作業。 河北日報通訊員 栗志安攝
6月18日19時許,經過13臺聯合收割機3天緊張搶收,望都縣高優農業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托管的3600畝麥田全部收割完畢。“畝產達到了1230斤。”看著一垛垛歸倉的小麥,合作社社長黃曉松興奮地說,“這片地本來種晚了,幸虧有智慧農業管理平臺進行精細化管理,原本屬于三類苗的小麥,得以促弱轉壯,成了一類苗。”
“收割期間的天氣尤其重要。”當天一大早,黃曉松急匆匆來到位于高嶺鎮侯陀村的合作社辦公室,打開電子屏幕,手指觸碰“智慧農業”客戶端,緊張地盯著屏幕上麥田的農業氣象實時數據:空氣溫度20.8℃、空氣濕度51.5%RH、瞬時風速0.5m/s……
黃曉松說,通過在田地中安裝的小氣候多功能氣象站,實時采集室外空氣溫度、濕度、光照、風速、風向、雨量,以及土壤溫、濕度等環境監測數據,“昨天中午系統自動報警提示下午至夜間有降雨,手機也收到了報警短信。我們立即通知司機師傅加班搶收,到23時下起小雨時,收割面積已完成80%,心里這才踏實了。”
看過天氣情況,黃曉松又打開手機視頻監控APP,由合作社服務的麥田、蔬菜等不同地塊的實時狀況出現在手機屏幕上。“現在,我不用下地就能知道農作物收獲和長勢情況。”他介紹,他們在種植區域選定點位,每個點位配置兩臺400萬高清網絡筒式攝像機,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到本地監控中心和云端平臺。
正說話時,大屏幕上出現報警信息,設備編號為“5190907005”的收割機在侯陀村作業時,丟粒率顯示過高。黃曉松掏出手機直接打給農機操作人員進行提醒,數據很快恢復正常,警報消除。“我們給合作社的近百臺農業機械安上了傳感器、GPS,通過物聯網將農業機械的作業軌跡、面積統計、作業質量分析等信息集成到智慧管理平臺,實現對農業生產的全程數字化智能管理。你看,這里收割機在地里干活的軌跡情況和作業質量,都一目了然。”黃曉松說。
“咱就是一個莊稼漢,以前哪懂什么智慧農業?”說起智慧農業管理平臺,黃曉松一下打開了話匣子。2013年,高優農業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成立后,除管理自有2000畝種植基地、3600畝托管土地外,還為周邊3.8萬畝耕地提供播種、施肥、噴藥等社會化服務。但種植管理過程中,干了多少、干得怎么樣,沒法精準統計。“導致客戶幾次指責該干的沒干,我們也拿不出作業證據,最后成了打‘嘴仗’。”黃曉松說。
2021年初,黃曉松通過上網搜索,找到一家電子科技公司,設計安裝了一套智慧農業管理平臺。黃曉松自己也沒想到,本想用來固定“證據”的電子設備,為他打開了農業生產的新世界。
“效果出奇好!”黃曉松說,通過農業智慧管理平臺,農業氣象、作物長勢、農機作業、病蟲害、土壤墑情都能實時監測,監測結果在電子屏幕和手機上能隨時點擊觀看。“現在是在辦公室喝著茶水,地里的情況就能了然于胸。”黃曉松說。
“省人工、省農藥、省肥料……一畝地的種植成本至少節省150元。”智慧農業讓黃曉松嘗到了甜頭。他掰著手指算了一筆賬,以小麥為例,每畝成本為530元,現在市場收購價為每斤1.4元,刨除成本,每畝地的經濟效益能達到1100多元。發展智慧農業,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產量和效益。
望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站長王建威圈定了該合作社30畝耕地作為小麥良種試驗田,6月18日這天他正在麥田查看收割期的麥粒情況。在他看來,農業智慧管理平臺產生的相關數據,為農業技術科學研發提供了重要支撐。“兩者相互促進,加速推進農業降本增效。”王建威說。
作為保定市唯一一個省級數字鄉村試點縣,近兩年來,望都縣大力推廣實施“智慧農業”項目。目前,該縣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主體已完工。“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探索供銷社+合作社模式,拓寬智慧農業融資渠道;進一步優化資源分配,加大智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補貼、表彰等激勵措施,不斷打造更多的智慧農業的示范者、引領者。”望都縣委書記馮濤說。(河北日報記者 梁韶輝 李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