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到2025年,全省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達到6萬噸/日左右
近日,河北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衛生健康委聯合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省政府辦公廳轉發實施方案并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組織實施。
實施方案提出,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優布局、提品質,不斷提高城鎮環境基礎設施供給能力和水平,到2025年,構建集污水、垃圾、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和監測監管能力于一體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環境基礎設施體系。
2025年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主要目標是: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方面,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1萬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2659公里,各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5%以上。全省城市、縣城建成區基本實現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城市、縣城平均污泥無害化處置率保持在97%以上,污泥資源化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生活垃圾處理方面,全省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達到6萬噸/日左右,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7萬噸/日左右,城鄉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實現全覆蓋。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固體廢物處置方面,固體廢物處置及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新增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
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置方面,基本補齊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充分保障,技術和運營水平進一步提升,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實施方案提出,強化統籌規劃,提高設施利用效率。鼓勵和支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區建設1至2個污水、垃圾、污泥、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多位一體”的綜合處置基地或靜脈產業園,實現資源合理利用、污染物有效處置、環境風險可防可控。推進數字化融合,充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推動城鎮環境基礎設施智能升級。積極探索市政污泥與垃圾協同焚燒、滲瀝液與污水協同處理的有效方式,選擇1至2個具備條件的市進行試點。
強化設施建設,加快補齊能力短板。完善污水及資源化利用設施,每個市建設5至10家再生水利用標桿企業,全省選擇1至2個市開展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示范。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各市每個市轄區規劃建設1個分揀中心、每1至2個街道規劃建設1座回收站,加快可回收物回收、分揀、處置設施建設,提高可回收物再生利用和資源化水平。
強化創新機制,提升建設運營水平。健全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市場化運行機制,營造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公正開放的市場環境。按照排污者付費、市場化運作、政府引導推動的原則,引進高水平專業機構,以園區、產業基地等工業集聚區為重點,積極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推廣唐山市污水處理設施托管服務模式,并擇機在全省推廣。
強化政策支撐,建立健全保障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關鍵技術攻關,加快關鍵環境治理技術創新和裝備研發。健全價格收費制度,積極推行差別化排污收費,建立收費動態調整機制,確保環境基礎設施可持續運營;全面落實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推行非居民用戶垃圾計量收費,探索居民用戶按量收費,鼓勵各地創新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模式,不斷提高收繳率。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落實環境治理、環境服務、環保技術與裝備有關財政稅收優惠政策。
實施方案要求,加大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項目謀劃與儲備力度,每年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區至少謀劃1個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項目,并將符合條件的項目及時納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及地方專項債券支持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項目,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加快辦理各項前期手續,確保項目順利落地實施。(記者 潘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