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河北各地持續發展電商經濟
帶動當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
邢臺:農村電商領跑全省
在邢臺清河,500多家專供網商的羊絨深加工企業晝夜不停,排天趕時地生產7000多家網店定做的產品;在邢臺平鄉,農村電商活躍網店7000家左右,相關產業從業人員近10萬人,年交易額達到40億元;在邢臺南和,農村電商活躍網店超過1萬家,年網上零售額超25億元,寵物產業全產業鏈條輻射帶動就業6萬余人……
據統計,2021年,邢臺市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實現334.01億元,同比增長11.68%,連續12個月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淘寶村186個,位居全省第一。
雄安新區:毛絨玩具從這里走向世界
毛絨玩具產業是容城縣傳統特色產業之一,雄安新區設立后,容城縣緊緊圍繞新區產業定位,積極引導企業轉變營銷模式,大力發展電商經濟,目前,全縣共發展毛絨玩具電商1300多家,基本形成“區內研發+區外生產+平臺銷售”的新發展模式。去年,電商企業積極加入跨境電商行列,使更多毛絨玩具銷往海外市場。
目前,容城縣毛絨玩具產業年產值近120億元,直接帶動就業2.7萬人,間接帶動就業13萬人。
承德:紅山楂“跳”上電商銷售“直通車”
在承德市興隆縣高鐵西站內,有一個“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這里的山楂制品琳瑯滿目,游客可隨意挑選,覺得哪個好,只要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還能打開網店直接購買。
目前,興隆縣已成功申報了“第七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并成立了“興隆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與當地合作社、企業合作,通過多種合作方式,打造精品網貨,讓興隆的果品銷往全國各地。如今“直播帶貨”已在全縣開展的如火如荼,據統計,僅2021年,該縣果品僅網絡電商零售額就達3.13億元,同比增長48.7%。
石家莊:村民變主播 童裝賣全國
石家莊無極縣王呂村,2012年從皮革加工轉型發展童裝生產銷售,并抓住“互聯網+”機遇,鼓勵村民做主播開網店,形成了童裝設計、加工生產、電商營銷、售后服務一體的網上購銷體系。
如今,王呂村實體網店200多家,把小童裝賣到了全國各地,年銷售額達16億元,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大產業。
秦皇島:直播“帶貨”成為百姓新農活
“去年秋天,我的直播間銷售村里和自家安梨8000多箱,還有一些本地的農產品,像小米、家雞蛋、紅薯粉條、家豬肉等,累計賣了3.8萬元。”說起手機直播帶來的收益,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三撥子鄉胡杖子村村民蔡江臉上洋溢著笑容。
據了解,去年以來,青龍滿族自治縣孵化開通340個直播賬號,舉辦直播培訓95場,培訓人員3580人次,培育本地網紅60余人,集中展示了青龍蘋果、核桃、板栗、小米、木耳、蘑菇等十幾種農特優產品。去年青龍農產品線上銷售額超1億元。
廊坊:電商帶來新機遇
廊坊霸州平口村村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開始從事塑料制品生產,但產品更新慢、滯銷等因素制約了村街經濟發展。近年來,隨著各大電商平臺興起,給平口村塑料制品行業帶來新機遇。
截至2021年,霸州已有10個“淘寶鎮”、46個“淘寶村”,“淘寶鎮”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淘寶村”數量位居全省第三,全年霸州全市電子商務零售額超50億元。
滄州:電商助推傳統產業發展
近年來,滄州肅寧縣著力于將本地的針紡服裝、魚竿漁具、民族樂器等傳統特色產業與電商產業對接融合,形成相互促進、創新發展的“新業態”。
截至目前,肅寧縣注冊網店達4萬余家,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9萬余人,年發單量超1億單,快遞發單量已連續4年同比增長50%以上,縣域電商經濟日新月異。
唐山:直播推介 創造條件
眼下,地處山區的唐山遵化市娘娘莊鄉杏樹花開正旺景色美。當地各專業合作社和景區景點“就景生情”,利用直播抓緊對外推介香白杏、蜂蜜和雞蛋、景區等鄉村采摘、品嘗、旅游項目,為發展鄉村旅游經濟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