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一場春雪過后塞罕壩機械林場銀裝素裹。約10厘米厚的積雪帶來刺骨寒涼,卻也緩解了林場的防火壓力。
建場60年來,一代代塞罕壩人用心血和汗水鑄就了塞罕壩精神;如今,他們正奮進在“二次創業”新征程上。
牢記使命 從茫茫荒原到萬頃林海
塞罕壩地處河北省承德市最北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皚皚白雪覆蓋下,高大挺拔的云杉、樟子松,如同威武的士兵,守望著茫茫林海。置身其中,很難想象這里曾經是寸草難生的一片荒漠。
塞罕壩意為“美麗的高嶺”,曾是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后因開圍墾荒、大肆砍伐,到新中國成立初期,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2021年6月27日拍攝的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夏日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為改變“風沙緊逼北京城”的嚴峻形勢,1962年2月14日,塞罕壩機械林場正式組建。盡管條件艱苦,但來自全國18個省區市、127名大中專畢業生響應國家號召,與當地林場242名干部職工一起,組成369人的創業隊伍,開啟了戰天斗地的拓荒路。
據林場第一代建設者回憶,當時到處是沙地和光山禿嶺,風卷著沙粒雪粒遮天蓋日,打到臉上像刀割一樣疼。當年和5名女同學一起毅然奔赴壩上的高中生陳彥嫻,如今已是滿頭銀發,她說:“那時,我們喝的是雪水、雨水,吃的是黑莜面窩頭、土豆和咸菜。”
因缺乏在高寒地區造林的經驗,1962年、1963年塞罕壩造林成活率不到8%,一次次造林失敗,動搖了人們的信心。
為了讓大家安下心來,林場第一任黨委書記王尚海把妻子和孩子從承德接到了塞罕壩。他帶領職工開展“馬蹄坑大會戰”,吃住在山上。艱苦付出終換來回報:栽植的落葉松516畝,成活率達96%以上。
王尚海1989年去世后,家人遵從遺愿,把他的骨灰撒在塞罕壩。伴他長眠的松林如今叫“尚海紀念林”,這里成為塞罕壩百萬畝林海的起源地。
艱苦創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在塞罕壩機械林場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上,一座三層白色建筑望海樓在風雪中矗立,51歲的劉軍、王娟夫婦在這里防火瞭望。
他們每天對望海樓周圍近20公里范圍內的森林進行定時瞭望,每15分鐘記錄一次瞭望情況,在重點時期夜間還要每1小時向林場防火指揮部通報一次林區火情。
“今天下了大雪,是難得的好天氣。”劉軍夫婦說,他們最開心的是遇到雨雪天,因為雨水可以讓樹木快速生長,下雪則有助于森林防火。
劉軍的父親是塞罕壩第一代建設者。在塞罕壩有句老話,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
這是2022年3月1日拍攝的塞罕壩機械林場雪后的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新一代塞罕壩人沒有躺在前人的功勞簿上睡大覺。42歲的于士濤來自保定,2005年大學畢業后一頭扎進塞罕壩,如今是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他說要“緊握前輩們的接力棒”。
2017年以來,塞罕壩將土壤貧瘠、巖石裸露的石質陽坡作為攻堅造林重點,5年累計造林10.2萬畝,林場內石質荒山全部實現綠化,林場森林面積增加到115.1萬畝。
為確保森林資源安全,林場建立了一體化森林防火預警監測體系,實現了衛星、無人機、視頻監控、高山瞭望、地面巡護有機結合,快速反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陳智卿說,“守住、守好這片林子,讓它綠得更有質量,是我們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
“二次創業” 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60年來,一代代塞罕壩人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百萬畝人工林海,有效阻滯了渾善達克沙地南侵,為灤河、遼河下游地區涵養水源、凈化淡水、防止土壤流失提供了“綠色保障”。
“塞罕壩的創業路,是播種綠色之路、捍衛綠色之路,更是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委書記安長明說,“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行動引領新變革,也必將給塞罕壩拓展巨大發展空間。
塞罕壩機械林場內的望海樓(2021年8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到2030年,塞罕壩林地面積將達到120萬畝,森林覆蓋率將提高到86%,森林生態系統更加穩定、健康、優質、高效,生態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2021年,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推進塞罕壩機械林場“二次創業”的實施方案》,全面開啟了“二次創業”新征程,力爭經過10年的建設發展,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目標。
統計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完成造林9.6億畝。森林覆蓋率提高2.68個百分點,達23.04%。綠色,浸染了塞罕壩,也在中華大地上、在每個人心里生長。(新華社記者 李鳳雙 曹國廠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