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林草局印發《關于科學開展灌木林地造林綠化的指導意見》提出,拓展造林綠化空間,優化樹種結構,提升森林質量,有效推動全省國土綠化事業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河北將完成灌木林地造林綠化500萬畝以上。
灌木林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增收致富、美化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河北現有灌木林地2100多萬畝,占全省林地面積的18.5%,主要分布于燕山和太行山區、壩上地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
意見指出,科學開展灌木林地造林綠化,應該堅持“保護優先、科學推進,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突出重點、規模建設,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科技興林、示范引領”基本原則,造飛封改并舉,加快形成多樹種復層混交林分,增強森林碳匯能力。
開展灌木林地造林綠化主要采取四種方式進行——
科學開展人工造林。發揮人工造林效率高、成林快的優勢,在交通相對便利、重要窗口區域、人口活動密集區域,遵循自然演替方向,選擇適宜造林地塊,高質量開展人工造林,加快形成喬灌結合、樹種豐富、結構穩定、功能多樣的森林生態系統,使人們更多更好地享受優質生態產品。
有效實施飛播封育。發揮飛播造林、封山育林成本低、覆蓋面廣的優勢,在深山遠山、河流源頭等人工造林困難區域,采取飛機播種或人工直播、撒播等方式,引入喬木樹種、經濟灌木樹種、優良適生草種,并加強封禁管護,提高林草植被蓋度,不斷增強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
定向推進培育改造。利用太行山區、燕山山區豐富的酸棗、野生皂莢、山杏、榛子等灌木林資源,在保障生態防護功能的基礎上,發揮其樹木根系完整、適應性好的優勢,通過撫育定株、嫁接改良等措施,定向培育特色經濟林、景觀林、能源林,提高森林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適時開展平茬復壯。發揮平茬對灌木林的復壯作用,對張家口、承德等市半干旱地區出現植株衰老、生長緩慢的退化特殊灌木林,利用根部萌蘗能力,科學確定平茬年限、強度、時間,適時進行平茬復壯,改善生長狀況,延長灌木壽命,增強灌木林涵養水源、防沙固沙功能。對密度稀、蓋度低、效益差的灌木林,要及時補植補種適生灌木樹種,提升灌木林生態穩定性。
意見明確,科學開展灌木林地造林綠化,并將灌木林地造林面積納入當地年度造林統計面積和省級年度考核范圍,對于完成落地上圖、經過檢查驗收的,依照相關程序和規定,享受中央補助資金和相應的省級資金獎補政策。(記者 曹智 通訊員 王鐵軍 賈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