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借力京津打造高質量產業集群
——河北重大項目升級加力進行時⑧
342項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85.6億元,投資完成率141.6%,居全省首位,101項計劃開工項目全部開工,開工率100%……2021年,廊坊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深入實施產業項目倍增行動,堅持力量向項目集中、資源向項目集聚、政策向項目傾斜,以項目建設的大突破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蓄勢增能。
2022年,廊坊市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安排省市重點建設項目370項,其中,結轉續建128項,新開工172項,投產70項,年內完成投資450億元以上。
項目建設“協同發展”特點鮮明
2月25日,位于廊坊開發區內的廊坊精雕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十幾名工人在操作臺前忙碌,一臺臺定制化的高精密數控機床正在加緊排單生產。
“在北京、廊坊兩地完備的研發、制造體系支持下,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廊坊精雕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市場應用部經理宋濤介紹,廊坊精雕由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設立,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代表性項目,自2010年入駐廊坊開發區以來,有效地整合了來自北京的優質創新資源,生產的高精密數控機床產品,以精密、高速加工為特色,廣泛應用于精密超精密加工、精密模具加工、精密磨削加工、金屬零件批量加工等領域。
在公司展廳,一款精雕機床正演示在一枚雞蛋上作畫。透過精雕機密閉工作臺上的玻璃門,由電腦全自動控制的刀具,利用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在機測量和智能修正”技術,在雞蛋上快速雕刻,不一會兒工夫,一個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形象就出現在雞蛋上。
“在機測量和智能修正技術填補了行業空白,被廣泛應用于3C行業、精密加工和特種材料加工等領域,是國內高端精密雕刻機床行業引領者。”宋濤說,廊坊精雕項目總投資17.5億元,占地403畝,分為四期建設,前三期已于2021年3月建成投產,待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高端精雕數控機床1.5萬臺,將進一步推動京津冀產業融合和科技協同創新不斷深入,同時也將提升我國大型精密數控機床的制造能力和智能化程度。
地處京津之間的廊坊市,在協同發展大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廊坊舉全市之力加快建設臨空經濟區,將其打造成為協同發展的突出典型和示范樣板。
在廊坊臨空經濟區新奧研究總院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緊張忙碌的景象。規劃總建筑面積14.46萬平方米的新奧研究總院外表靈動大氣,集科研創新、技術轉化、總部經濟、數字辦公、企業文化交流等于一體,可實現高品質、智慧化、低碳綠色、全方位服務的科創總部辦公模式。
新奧研究總院項目副經理后東亮介紹,新奧研究總院基于中國(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廊坊區域“臨空高端服務”產業集群構建,圍繞“新奧集團科研中心及總部基地門戶”定位,總投資15億元,計劃于2023年建成,未來將打造成為一座科技生態、綠色節能的智慧園區。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廊坊臨空經濟區堅持服務國際樞紐、聚焦臨空產業、推動協同發展,重點發展航空科創服務和生命健康兩大全產業鏈,加快形成產研融合型特色創新鏈,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和用地空間布局,打造高質量產業集群。
廊坊市重點項目服務中心綜合科副科長劉旸介紹,2021年,廊坊市在談項目920項、簽約593項、新開工項目326項、省市重點項目342項,提前1個月超額完成年度倍增任務,在談、簽約、新開工、省市重點項目數量較2020年實現四個“翻番”。2021年累計引進京津項目208個。2022年全市在談和簽約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不少于750個和400個,實現項目簽約落地率提高一倍。
營造良好承接疏解環境
2月25日,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陳列著琳瑯滿目的商品,來自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消費者、進貨商穿梭其間,熱鬧非凡。
2021年,北京大紅門服裝商貿城關停。毗鄰北京的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成為承接北京服裝產業轉移入駐的一個重要承載地,這里正努力打造服務京津冀的數字化商貿物流基地。
“目前,已承接了來自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天雅、福海、新世紀等市場的廣大商戶整體入駐,滿足消費者全品類一站式采購需求。”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相關負責人王碩介紹,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物流配送中心已開始運營,首批入駐53家物流企業,經營直達物流專線220余條,中轉線路500余條,可實現“一點發全國”全覆蓋。
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項目是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轉移的重點項目。為更好地營造良好承接疏解環境,固安縣從優惠政策、配套設施、公共交通、教育醫療保障等各方面對商戶進行全要素保障。
在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內,設立固安縣人民政府商貿城服務中心,同時加掛“固安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對接聯絡辦公室”的牌子。服務中心下設“一辦十窗口”,避免了以往去多個部門跑辦手續的繁瑣工作,為商戶落戶建立了“綠色通道”。商戶可更加直接、集中地到現場咨詢和辦理行政審批、稅務、教育、交通、醫療、人才等多項業務,大大縮短了行政審批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年來,廊坊市緊緊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以“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為導向,精準承接北京“容不下、離不開、走不遠”的高端項目,加快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步伐,持續優化環境、精準有序承接,一大批北京產業轉移和功能疏解項目加速向北三縣延伸。
春寒料峭,走進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河北醫院項目現場,項目一期工程的放療中心正在加快建設。作為項目承載地,廊坊開發區在為項目做好服務的同時,還超前謀劃項目周邊配套,力促項目在廊坊做大做強。
2021年,廊坊開發區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契機,引進中科聚信京津冀總部、東方瑞豐航空公司大飛機模擬機、北京醫療器械及裝備產業園等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70項,總投資25.5億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在廊坊,近幾年來,政府持續抓好承接平臺和承接環境建設,不斷提高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能力和水平。圍繞項目快引、快建、快投產等重要節點,當好項目和企業發展的“店小二”,全力以赴抓好項目洽談引進、審批服務、落地推進、投產運營各項工作落實。探索實施了一批突破性、引領性的改革舉措,力求在商事制度、投資審批、政務服務、新型監管、法治保障等領域取得更大突破,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如今在廊坊,全面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一枚印章管審批”全面推開;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7個小時以內,在全省率先進入“小時”時代;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減至58個工作日以內,被列為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樣本城市。大力推進北三縣與通州區政務服務一體化發展,453項高頻便民事項和70項涉企服務事項實現“跨區通辦”,兩地群眾和企業實現了家門口就近辦事。(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