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河北轉移
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惠及更多百姓
“多虧了京津冀醫療協作,把我父親從死神手中挽救回來,才讓我們全家過了一個平安幸福的春節。”近日,保定市民楊女士對記者說。
今年1月初,楊女士67歲的父親老楊因冠心病、主動脈瓣狹窄伴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伴關閉不全做了心臟手術,術后7天出現了皮膚瘙癢和大水泡,隨后水泡破潰,還出現了心衰和重癥感染等癥狀。由于情況危急,來不及去北京,老楊直接住進了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風濕免疫科。
經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風濕免疫科、心臟血管外科、皮膚科等多科室專家會診,初步診斷老楊得的是較為罕見的病癥——大皰表皮松解癥型藥疹、重癥多形紅斑型藥疹。醫院立刻邀請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風濕免疫科兩位專家通過遠程中心會診,確定了診療方案。老楊的病情終于得到了控制,三周后治愈出院。
建設一個為了人民更美好生活的京津冀,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牽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要著力解決百姓關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優化教育醫療資源布局。”習近平總書記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8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深化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推動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我省轉移,提升就業、社保、養老、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家門口上好學。
2021年10月12日,北京潞河中學三河校區和北京實驗學校三河校區同時揭牌。這兩所學校全部按照北京標準建設,讓廊坊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北京的優質教育資源。
讓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育,我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結合河北教育發展實際,借助京津兩地優勢資源,不斷拓展協作領域,努力提升協作成效。目前已有28個基礎教育合作項目順利落地我省,天津職業大學、北京勁松職業高中等京津優質職業院校到我省開展合作,河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高校與北京工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高校共建9個高校聯盟,共同加強學科建設、科研攻關。
——就近享名醫診療。
“在家門口就能找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專家看病,省時又省錢,像我們這樣腿腳不便的老年人,真是享福了。”2月9日,76歲的張家口市民張先生到張家口市第二醫院看病,掛的是在此坐診的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專家的號。
讓更多百姓看病少折騰,我省積極吸引京津優質醫療資源延伸布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相繼落戶我省。京津12家三級中醫醫院對口協作支持我省中醫醫院,新建中醫藥專科聯盟項目19個。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醫療機構達到485家、互認項目43個,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機構增加至239家、互認項目達到20項。
不僅是教育、醫療服務在聯動,在公共服務的方方面面,協同紅利正惠及更多百姓。
虎年春節期間,北京冬奧會如約而至。
自京張攜手成功申辦冬奧至今,張家口的城市建設按下了“加速”鍵,張家口市民也在參與籌辦和舉辦冬奧過程中,分享著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城市發展“福利”:
城市里公共廁所、無障礙設施多起來,市民出門“干著急”的情況少了,舒適便利多了;智能健身房、冰雪運動場館多起來,冬天宅在家中的市民少了,出門運動健身、享受冰雪樂趣的多了……
在人社領域,三地合作也在向縱深發展。
京津冀三地建立跨區域勞動力信息協同和發布制度,率先在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區統一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和規范,以點帶面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協同發展提檔升級。打造“河北家政”服務品牌,共同認定66家家庭服務培訓機構為京冀家政服務員培訓輸出基地,每年有組織地向京津培訓輸送家政服務人員8000人以上。此外,三地還實現了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資格互認,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和學歷互認,人力資源市場從業人員資格互認,外籍人才工作資質互認……
在對接京津中,河北積極提升自身的公共服務水平。
我省與北京市教委合作推進“中小學骨干校長教師千人跟崗計劃”,借力北京優質教師培訓資源,累計培訓超1000人次。借助首都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的優質資源,在淶源、張北、圍場建立了3個教師培訓基地,有效帶動提升我省中小學校長教師的能力素質。醫療衛生方面,北京市、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和廊坊市政府聯合簽署了《關于支持廊坊北三縣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合作框架協議》,未來五年北京將帶動提升北三縣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京津冀協同發展統計監測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測算結果顯示,京津冀區域共享發展指數呈較快上升趨勢,2020年為133.78,與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63點。區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社會保障、就業和醫療衛生支出快速增加,2020年為2014年的1.8倍;京津冀三地人均教育、社會保障、就業和醫療衛生支出之比從2014年2.84∶2.40∶1縮小至2020年的2.49∶1.60∶1;區域每千常住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由2014年的5.9人增加至2020年的8.5人。(記者方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