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 積極拓展碳補償渠道
北京冬奧會可全面實現碳中和目標
2月9日,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冬奧會主新聞中心舉行。會上,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表示,綠色辦奧是北京冬奧會四大辦奧理念之一,核心要求就是把可持續性貫穿北京冬奧會籌辦的全過程,“低碳管理”和“生態保護”是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兩大關鍵詞,通過從源頭減少碳排放,積極拓展碳補償渠道等措施,北京冬奧會可全面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我們在申辦冬奧會時就承諾,北京冬奧會所產生的碳排放將全部實現中和,通過低碳場館、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辦公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同時采取林業碳匯、企業捐贈等方式,實現碳補償,從而保障北京冬奧會碳中和目標的順利實現。”李森說,在北京冬奧會的場館中,出現了6個夏季奧運會的“老面孔”,這就為低碳場館樹立了樣板。
“全球都在努力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于奧林匹克的未來非常重要,希望賽事在可持續方面能夠實現領先作用,能夠在主辦國成為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加速器。”國際奧委會品牌和可持續發展總監瑪麗·薩魯瓦說,北京冬奧會在最初的賽事籌備階段就全面考慮可持續發展問題,對多座原有場館進行改造,這些場館曾用于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以及其他體育賽事,在未來發展的整個過程中,這是重要的里程碑。
瑪麗·薩魯瓦說,北京冬奧會的場館在未來不僅可以舉辦體育賽事,還可以舉行娛樂文化活動等,嵌入式的靈活性和多功能性更有可能延長場館的使用壽命,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國際奧委會在今后賽事中將繼續鼓勵這種做法。
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實現低碳理念,場館建設均達到綠色建筑標準,4個冰上場館創新使用二氧化碳跨臨界值直冷制冰技術,建成超過5萬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場館使用的電力全部來自可再生能源“綠電”。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綠電’全部來自張家口。”李森介紹,張家口擁有豐富的清潔能源儲備,通過張北柔直工程,來自張家口地區的綠色電力安全高效地輸送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點亮了北京冬奧會的每一個場館,實現了全部場館常規電力消費100%使用“綠電”。這一結果的實現,也得益于建立了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通過市場化電力交易機制,為冬奧場館的綠色運行提供了保障。
據介紹,從2019年6月第一筆“綠電”交易開始,到北京冬殘奧會結束,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場館“綠電”預計使用4億千瓦時,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綠電”的供應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在生態保護方面,我們堅持生態優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保護與場館建設統籌規劃、一體推進,守護了賽區的綠水青山。”李森介紹,延慶賽區生態資源相對豐富,在場館建設前,就開展了規劃區域的環境影響評價,并將可持續要求充分融入場館規劃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同步開展生態修復。據統計,延慶賽區一共剝離了8.1萬立方米的表土,全部用于賽區的生態修復,成為賽區恢復原有生態的關鍵因素。
此外,北京冬奧會實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延慶和張家口賽區的造雪制冰用水全部使用地表水,并建設雨水和融雪水回收利用系統。通過種種措施,守護了賽區的綠水青山,實現了“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目標。(記者 郝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