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作為全省20項民生工程之一的省會公共停車設施建設項目,正在全速推進中。10月9日,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公共停車場189個、37051個公共停車位,提前一個季度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建成停車位是去年的4.8倍。在此基礎上,提前謀劃,自我加壓,位于省兒童醫院、天山新公爵、國瑞城、萬達公館、元南公園等五個綠地地下公共停車場項目用地10月3日掛牌,建成后將新增立體停車位近1700個,對于緩解周邊交通壓力,解決群眾“停車難”問題發揮積極作用。
在長安區和平路與翟營大街交口東南角,位于樂仁堂健康文化產業園門口的綠地地下公共停車場已經建成試運行。該項目為地下立體全自動機械式停車庫,占地面積約2200平方米,地下共4層,停車位299個,投資約3000萬元。這是充分利用綠地地下空間建設的一個立體停車場示范項目,不僅優化了城市綜合環境,改善靜態交通秩序,有效緩解周邊群眾“停車難”問題,同時與和平路南側綠地完美結合,不影響城市景觀,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公共停車位37051個,是去年全年建成的4.8倍,提前一個季度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土地要素為公共停車場建設提供了保障,有效助推了項目建設。目前,省兒童醫院等五個綠地地下公共停車場項目用地已經掛牌,即將開工。”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規劃引導,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挖掘廣場、綠地、公共設施等地下空間潛力,采取地下空間分層出讓等創新性措施,擴大城市停車設施用地的有效供給。市園林局對綠地地下停車場建設方案進行了充分論證,在土地集約利用和城市美觀上下功夫,充分考慮園林景觀與地下停車場的有機結合,實現了綠地與公共停車場的完美融合。
今年以來,市住建局牽頭采取一系列舉措,強力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在資金支持上做“加法”,通過加大政府投資、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幫助社會資本申請銀行貸款等途徑破解資金難題;在建設流程上做“減法”,簡化手續,規范流程,推動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提速增效;在停車矛盾突出區域做“除法”,重點圍繞醫院、商業區、住宅小區等重點區域,全力破除“停車難”問題。
“在停車場建設過程中,堅持高位推動、市縣聯動、機制拉動、要素驅動、宣傳發動,跑出了民生工程的‘加速度’。”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推動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有關精神,認真落實省住建廳和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以市場化方式大力推動公共停車設施建設,把這項民生工程作為一項長期工作抓緊抓實,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提供有力支撐,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