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層級 拓展領域 加大力度
京津冀環境聯動執法向縱深推進
制圖/劉欣瑜
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是三大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
自2015年京津冀環境聯動執法工作機制正式建立以來,三地生態環境部門每年輪值召開聯動執法工作會議,共同制定年度聯動執法重點,持續完善環境聯動執法思路,打牢環境聯動執法基礎,嚴厲打擊跨區域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推動區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不斷下沉聯動執法層級,市縣層面聯動加強
“原來的臭水坑現在變清亮了,藍天白云倒映在水面上,美得像一幅風景畫。”近日,涿州市、北京市房山區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在位于房山區韓村河鎮和涿州市東仙坡鎮交界處進行聯合執法檢查,看到曾經的污水坑經過治理煥然一新,不由地發出感慨。
水坑占地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有10多米深。之前,坑內水體泛黑,散發著惡臭,水面上還漂浮著成片的白色垃圾。從去年開始,涿州市、房山區環境執法人員多次開展碧水行動聯合執法,共同對污水坑進行綜合治理。
“這個地方屬于涿州和房山的交界處,單獨執法難度很大。過去,遇到交界地帶的污染難題,需要多層級報告,省際通報批復后才能調查執法。2019年,涿州市與房山區建立了信息共享、數據共享聯合執法機制。兩地可以直接溝通,執法效率大幅提升。”保定市生態環境局涿州市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聯動執法既講合作也有分工。房山區增加巡查檢查頻次,杜絕傾倒垃圾。涿州市則負責嚴查水坑附近的石材加工廠、砂石廠,杜絕偷排污水。通過兩地聯防聯控聯治,大坑里的污水終于變清了。
從2019年開始,三地在省級聯動基礎上,進一步下沉聯動執法層級,建立了相鄰縣、區、市間靈活、快速、有效的生態環境聯動執法工作機制,及時解決交界處和共同關注的環境違法問題。
目前,北京市房山區與淶水縣、涿州市制定了三地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工作計劃;北京市密云區、懷柔區、延慶區與承德市、張家口市建立潮河、白河流域聯防聯建機制;北京市平谷區、天津市薊州區與三河市、興隆縣建立生態環境聯動執法機制……三地強化對交界區域的執法監管,共同排查、處置跨區域環境污染問題和環境違法案件,切實增強兩地生態環境治理合力。
今年,三地將進一步健全環境聯動執法工作機制,明確三地每年各輪流牽頭組織1至2次聯合檢查,增加線索移送、宣傳曝光以及“吹哨”三項制度,其中,“吹哨”制度明確要求,對于交界處發現的重大環境違法行為,一地發現啟動“吹哨”制度,另外兩地及時“報到”,協同開展查處工作。
持續拓展聯動執法領域,協同推動移動源監管
6月29日,位于張家口市懷來縣與北京市延慶區交界處的康莊綜合檢查站,張家口市生態環境局懷來縣分局、北京市延慶區生態環境局、北京市昌平區生態環境局的執法人員對過往的重型柴油車開展聯合抽檢。
“您好,北京河北聯合執法,請您下車接受檢查。”見一輛重型柴油車緩緩停在檢查站,執法人員趕緊走過去,向司機出示證件,并告知檢查內容及需要配合事項,然后用尾氣檢測儀器檢查車輛氮氧化物和尾氣排放是否達標。當天,京冀兩地執法人員共檢查重型柴油車21輛,未發現排放超標車輛。
去年5月1日,京津冀同步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同時,三地首次將移動源監管納入聯動執法重點工作中,積極開展移動源執法,共同探索京津冀新車抽檢協同機制,在數據共享、執法一致性、油品質量控制、添加劑管理等方面加強協同。
今年6月10日,三地生態環境部門共同發布的《2021-2022年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合聯動執法工作方案》明確,繼續抓好在用車監管,加大重點路口和主要道路重型柴油車人工檢查力度,加強施工工地、物流園區、機場、鐵路貨場等機械重點使用地點執法檢查,明確要求北務、馬坊和覓子店綜合檢查站的聯合執法頻次不低于1次/月。同時,強化源頭防控,抓新車監管,全面落實新車抽檢協同機制,共同研究選取2至3個具有代表性的車型,開展聯合執法抽測。
三地生態環境部門還組成聯合檢查組,在通州、廊坊交界處的覓子店綜合檢查站對過往車輛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當天,檢查組共檢查柴油車363輛,檢測超標并現場移交交管部門處罰22輛。
“三地將繼續拓展聯動執法領域,在以往以大氣為主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聯動執法內容,繼續強化揮發性有機物的執法監管,強化水污染物流域聯動執法工作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推動移動源協同監管,實現大氣、水、固廢全要素、多領域聯合執法。”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任立強表示。
不斷加大聯動執法力度,針對重點問題同步發力
“報告!潮白河友誼大橋大廠段一輛柴油罐車發生追尾事故,柴油泄漏,部分柴油進入潮白河水體,可能造成潮白河流域污染。”近日,廊坊市和北京市通州區(暨2021潮白河流域)跨區域突發水環境事件研究性實戰聯合應急演練在大廠回族自治縣潮白河櫻花公園潮白沙灘舉行。
針對突發事件,大廠回族自治縣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先期進行處置,啟動當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處置程序。通州區生態環境局與廊坊市生態環境局立即啟動突發水污染環境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組織環境應急力量支援大廠的應急應對工作,開展聯合處置和應急監測。
整個演練反應迅速、組織有序。各環節銜接緊密,指揮流程清晰,技戰術運用合理。演練檢驗了預案、磨合了機制、鍛煉了隊伍,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達到了預期效果。
京津冀山水相連,密不可分。根據《京津冀水污染突發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合作協議》要求,三地不斷完善水污染應急聯防聯控機制,采取輪值方式開展聯防聯控工作,聯合編制跨區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每年組織開展聯合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演練,為跨界突發環境事件的妥善處置奠定堅實基礎。
針對重點問題同步發力。京津冀環境聯動執法工作機制正式建立以來,三地共同排查、處置跨區域、流域的環境污染問題和環境違法案件,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執法監管,不斷加大聯動執法力度,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聯動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多次針對區域內電力、鋼鐵、冶金、焦化、水泥等行業高架源,冬季供暖燃煤鍋爐和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源,以及當地應急減排措施進行聯合檢查。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三地生態環境執法部門聯合公安、水務等部門,緊盯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斷面,開展同期、同步執法,聯合打擊交界地區突出環境違法問題。
在具體措施上,三地找準重點確保取得實效。各相鄰區、市(縣)大力探索、拓展、深化科技執法方式的應用,積極采用監測微站、無人機、無人船、走航車、衛星遙感、黑煙監測等科技手段提高聯動執法效率。
“三地將把交界區域從監管空白區轉變成打擊高壓區,對各自排查出的重點環境問題、交界區域‘散亂污’企業以及交界模糊區域‘三不管’問題等,抽調執法人員,混合編組,聯合查處,有效解決交界區域的環境違法行為,使違法排污企業無處遁形,加大對環境違法問題的聯合打擊力度。”任立強說。(河北日報記者 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