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實行水資源稅改革試點,至今已走過5年。
由繳納水資源費改為繳納水資源稅,5年間,河北省充分發揮稅收政策調節作用,以綠色稅收助力綠色發展,在抑制地下水超采、促進節約用水、助力水資源保護方面的效果逐漸顯現。
改革過程中,河北省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獨具特色的水資源稅改革模式,實現了倒逼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的效果,為全國擴大試點范圍積累了經驗、蹚出了路子。
差別化稅率抑制地下水使用,累計壓減地下水超采量43.5億立方米
從生產用水全部取用地下水到今年上半年取用地下水為0,曾經的地下水用水大戶河北華電石家莊熱電有限公司,5年時間累計減少地下水使用量1028萬立方米。
這是水資源費改稅帶來的變化。
河北華電石家莊熱電有限公司是石家莊市集中供熱骨干熱源,由于建廠較早,在水資源費改稅之前,公司生產用水全部來自地下水。費改稅之后,取用地下水用水成本由平均1.59元/立方米上漲到3.7元/立方米,用水成本大幅上漲。
有效發揮稅收調節作用,并與其他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抑制地下水超采和不合理用水需求,正是國家在河北先行試點征收水資源稅的重要政策目標之一。
長期以來,河北省水資源先天不足,人均水資源量為307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7左右,地下水超采總量、超采面積均占全國的1/3,是超采最為嚴重的地區、全國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節約用水刻不容緩。
借水資源稅改革之機,河北省統籌規劃地下水超采治理,按照鼓勵使用再生水、合理使用地表水、抑制使用地下水的原則,設定稅額標準。在稅額標準設定上,地下水高于地表水,超采區高于非超采區,促使許多企業由抽采地下水轉為使用地表水。
為適應政策變化,河北華電石家莊熱電有限公司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實施系統改造、加強循環水再利用,逐步減少地下水使用量,地表水和城市中水成為生產用水。
處于地下水嚴重超采區的唐山三友集團,改革后,用水接入了城市公共供水管網,地下水采用量比重從改革前的60%下降到現在的8.7%。接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網后,河北普陽鋼鐵財務部門負責人算了一筆賬,從2017年至2020年,該企業使用地表水約3268萬立方米,比使用地下水至少節約4500萬元水資源稅。
河北省稅務局資源和環境稅處處長張占錦介紹,目前河北省共關停自備井5416眼,辦理取水許可證4500余套,取用水許可證發證率提高到95%以上。水資源稅改革5年來,河北省累計壓減地下水超采量43.5億立方米,超采區深層、淺層地下水位同比分別平均上升1.19米和0.24米,超過2/3的超采縣實現地下水位回升。
水資源稅的開征還有力推動了引江水使用。河北省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按照引江水為主、其他地表水為輔、地下水應急的原則,加快水資源置換進度。截至目前,河北省128座水廠已全部由使用地下水切換為引江水,占應切換水廠的100%。
有“限”有“獎”提高用水效率,萬元GDP用水量累計下降27.2%
水資源稅改革涉及千家萬戶,如何協調綠色發展以及各方利益的關系,科學合理制定稅收政策至關重要。水資源稅利用稅收杠桿,采取有“限”有“獎”的方式倒逼企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調高高耗水行業和特種行業的稅額標準,是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撬動企業節水的重要內容。
每立方米用水成本由2.8元猛增到5元!作為高耗水行業企業,改革之初,華泰紙業有限公司感受到了用水壓力。為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該公司從節水上做文章,引進先進的節水設備和技術,加強節水管理,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8%,年節約取水量70萬噸。
除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外,試點過程中,河北省稅務部門還積極申請調整稅收優惠,對抽水蓄能發電取用水等給予免征水資源稅,對回收利用的疏干排水從低確定稅額。
從低確定回收利用疏干排水的稅額,僅此一項,5年間使得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礦較直接進行疏干排水少繳水資源稅247.04萬元。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礦是沙河市一家大型煤炭開采企業,每年疏干排水水量約為151萬平方米。水資源稅改革前全部按照直接外排繳納水資源費,費負極大;改革后,企業主動安裝分流計量設施,加大回用水設備投資,將回用水充分利用于煤炭生產,將外排再利用水用于煤礦附近農村農田灌溉。
5年來,該企業在回用水和外排再利用方面節約用水293.56萬立方米,占總疏干排水量的38.86%,且年節水量連年遞增。
水資源稅改革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引導節約用水的調控作用正日趨顯現。在河北省對558家企業的問卷調查中,對改革政策的支持率高達96.8%,已經或有意向采取節水措施的企業占比達68.1%,企業節水意識及水資源保護意識明顯增強,高效節水工程和技術措施得到廣泛應用。
稅收杠桿,撬動了用水效率的提高。來自河北省水利廳的數據,2015年至2020年,河北省用水總量從187.2億立方米減少到182.7億立方米,同時支撐GDP增長了34%;人均用水量由252立方米下降到245立方米,累計下降3%;萬元GDP用水量由70.9立方米減少到51.6立方米,累計下降27.2%;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22.5立方米減少到15.2立方米,累計下降32.4%;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67提高至0.675。
兩項創新優化征管手段,“硬約束”堵住偷逃漏洞
有了科學的稅收制度,如何建立規范的征管模式,既保證應征盡征,又方便納稅人繳稅?
在水資源稅征管模式上,河北做了兩個首創:一是首創聯合管稅模式,形成治稅合力;二是首創農業生產超限額用水納稅人認定方式,實現水資源稅征收全覆蓋。
費改稅前,水資源費由水利部門收繳、財政部門管理、價格部門監督,涉及多個部門,往往不好協調,影響水資源費征收。
改革初期,為解決稅務、水利、納稅人之間用水量、稅款繳納等信息不同步、水量核定程序不規范、納稅人辦稅多頭跑等問題,河北省稅務局與河北省水利廳積極探索聯合辦公模式,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河北省水資源稅信息管理系統上線運行,實現水利部門水量核定信息、稅務部門申報信息共享、企業核實確認取用水量信息和催報催繳企業稅款的有機統一,水資源稅申報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提高了管理質效。
同時,稅務和水利部門建立健全聯席會議、信息交換、聯合檢查、協同監管等工作機制,加大取水許可證規范化管理,嚴厲打擊未經批準擅自取水的“黑戶”,依法取締不符合許可條件的“黑井”。
為完善水資源監控系統,河北省鼓勵企業安裝在線監控計量設施,不斷加大對取用水的動態監控力度。截至2020年底,全省非農取水1萬立方米以上用水戶水量監控安裝實現全覆蓋。
農業是第一用水大戶,且農業生產取用水戶數多、分布散、類型雜、計量少,為此,河北省首創了“水隨電走、終端計量、以電折水”的納稅人認定方式,開啟了農業生產超限額用水水資源稅征管先例,既實現了水資源稅征收全覆蓋,又保證了節水與糧食穩產。
張占錦介紹,水資源費改稅后,嚴格規范、科學有效、全覆蓋無死角的征收管理有效遏制了水資源稅漏征、少征、拖欠等現象,同時受稅收征收剛性和超采區地下水稅額標準提高等因素影響,與試點前水資源費相比,水資源稅收入增長明顯。改革以來,全省共累計入庫水資源稅98.74億元,月均入庫是2015年水資源費月均入庫的2倍多。(河北日報記者 宋平 通訊員 李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