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媒體記者 閆思宇 劉夢妍 李皓
初夏時節,記者沿著高速從北京市延慶區出發,朝著西北方向行駛50多公里,來到了張家口市懷來縣東八里鄉下八里村。在這里的溫室大棚內,素有“中華仙草”美譽的鐵皮石斛正值花開。
或許是出身江南的緣故,石斛花玲瓏剔透,五片淡綠色的花瓣慵懶地舒展,嫩黃的花蕊從中吐露。三五村民,貓著腰、探著脖,手指一彎一掐,一朵石斛花就飄進了小竹筐。
經過高溫烘干后,花朵變成花茶,雖然形態干癟,卻讓當地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村民正在采摘石斛花。長城網記者 李皓 攝
“石斛藥用價值高,市場價值也高,一根石斛,渾身是寶!”談及種植初衷,河北懷來鐵皮石斛示范種植基地負責人常新鈺坦言,自己瞄準了小石斛的大市場。
2014年,學中醫出身的常新鈺去看望中國醫學科學院的一位朋友。在其朋友的辦公室里,常新鈺第一次見到了鐵皮石斛,“朋友專門做醫用藥物研究,他說鐵皮石斛是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極具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鐵皮石斛屬于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生生長的石斛幾乎滅絕,比人參價格還高,一斤石斛粉可賣到上千元......算完這筆帳,常新鈺迫切想把“仙草”種回家鄉。
2015年冬天,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常新鈺帶了一批石斛種苗回到懷來老家試種。他滿心期待,但奇跡沒有發生:在南方土生土長的鐵皮石斛,未能熬過北方的寒冬,全部“陣亡”。
基地種植的仿野生石斛。長城網記者 李皓 攝
這一結果令常新鈺喜憂參半:憂的是種植難題,喜的是廣闊的市場前景——畢竟石斛種植在北方尚屬空白。
如何將這株南方“仙草”南藥北移,引入懷來?經過不懈努力,常新鈺找到了浙江大學鐵皮石斛領域的專家孔博士。
“鐵皮石斛最優質的品種就在浙江,孔博士種植鐵皮石斛的技術在國內比較成熟。”于是,在專家指導下,常新鈺使用廣南和浙北的品種進行雜交,對培養基進行專業的處理,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終于把耐寒的鐵皮石斛種苗培育成功!
鐵皮石斛。長城網記者 李皓 攝
“現在在棚內生長的鐵皮石斛,你摘出來,放在陰涼處,過兩三個月再放回去,照樣能活!”大棚內,常新鈺向記者介紹著自己培育出來的種苗。
更令人驚喜的是,懷來的鐵皮石斛不僅生命力增強了,其品質也再上新臺階。
《中國藥典》規定,鐵皮石斛多糖含量在25%以上,屬于優質品種。“目前云南的鐵皮石斛多糖含量基本上在25%及以下,浙江跟安徽的鐵皮石斛多糖含量在25%至35%之間,而我們的鐵皮石斛多糖含量在38%至45%之間,是目前國內最為優質的品種之一。”
“懷來是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鐵皮石斛雖不耐寒,但恰恰與葡萄的生長習性相仿,晝夜溫差越大,鐵皮石斛的多糖含量越高。”常新鈺說,對鐵皮石斛的生長來說,懷來的氣候既是考驗又是饋贈。“沖著品質,北京農科院、北京同仁堂都成了我們的采購單位,現在進出北京也很便捷,上了延崇高速說走就走。”
河北懷來鐵皮石斛示范種植基地。長城網記者 李皓 攝
自2016年起,常新鈺開始在懷來大規模繁育鐵皮石斛,目前已建立鐵皮石斛示范種植基地100畝,畝產750斤。石斛粉、石斛花茶、石斛面膜......依托北京大市場,常新鈺推出了一系列鐵皮石斛衍生出的附產品陸續上市,基地的勞動用工也帶動了十里八鄉的60多戶農民吃上了“石斛飯”。
“近幾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發展比較快,我們想趁這個機會,把鐵皮石斛繼續精加工、細加工,提煉成藥用產品,造福更多消費者。”談起對未來的展望,常新鈺沖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