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站 沙河】長城網記者 馮碩 趙嬌瑩 現場報道
早上醒來,你習慣性地點開手機,在光滑的觸屏上瀏覽信息。隨后起床操作豆漿機觸控面板,選擇模式準備可口早餐。到單位后,又面對著電腦液晶顯示屏開始一天的工作……
發現了嗎?大屏小屏,早已滲入你的日常。這些由普通玻璃升級迭代的玻璃制品,與人們的工作生活深度融合。
玻璃制品。長城網記者 馮碩 攝
成長、奮斗于“中國玻璃城”沙河的張棟,比旁人更直觀地見證著這些變化。
2009年,24歲的張棟從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畢業。面對學校分配的蘇州、杭州等南方大城市的工作,他選擇轉身回家鄉小城發展,“家鄉就有玻璃產業,一樣有施展的舞臺。”
2021年,36歲的張棟已是鴻昇玻璃有限公司生產辦的車間副主任。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他不后悔當初的選擇,“剛畢業那會兒什么都沒有,現在車房都有了,生活是越來越好。”
張棟在生產中控室介紹一窯兩線超薄光伏電子玻璃生產線。長城網記者 馮碩 攝
十二年,張棟完成了自身多重身份的轉變,也看著自己從事的沙河玻璃業不斷革新,向著深加工、多品種、高質量、高效益方向快速發展。
4月18日,和往常一樣,穿過五十多度的生產車間走進生產中控室,張棟抹了把頭上淌下的汗,看著車間內部的爐窯實時監控畫面,感慨道,“當時我們是五六個人操作一臺機器,整體來說比較粗放,現在我們只需要在控制面板上輸入幾個參數,機器就自己完成了。”
玻璃生產車間。長城網記者 馮碩 攝
隨著全自動設備的普及,沙河的玻璃產品也擁有了更高的附加值。“現在我們將原有的一條普通浮法玻璃生產線,升級改造為一窯兩線超薄光伏電子玻璃生產線,產品能廣泛應用在太陽能基板、高檔汽車玻璃、高端顯示器等多個高新技術領域,填補了沙河多年來只能做建筑玻璃的空白。”
“玻璃產業作為沙河的特色主導產業,目前進入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階段,已實現重大突破。”沙河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章益民說,沙河不斷壓減玻璃產能,在產玻璃企業已實現“超超低”排放,與此同時,推進工業設計與玻璃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轉換,促使玻璃產業不斷上檔升級。
走出車間,正碰上滿載玻璃的卡車駛出園區,張棟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自豪,“現在交通越來越方便,每年到日韓、東南亞等地的出口份額能占年產值的40%,我們沙河玻璃不愁銷路。”
沙河暢通的高速路。
站在又一個十二年的起點,張棟充滿期待,“工作的過程,也是我人生閱歷不斷豐富的過程。再往后看十二年,我還要不斷學習,努力跟上公司和家鄉的步伐,爭取在玻璃產業的更多發展大事上留下自己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