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隨著殘奧冰球一隊與二隊的第二場正賽在國家體育館結束,為期10天的“相約北京”冰上項目測試活動在北京冬奧會倒計時300天這一天落下帷幕。10天、5座場館、7項賽事。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完成了建成后的賽事“首秀”,“水立方”成功變身“冰立方”,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中心、首都體育館在實現夏冬項目轉換后,完成了重要的實戰檢驗。國家體育館在兩天內完成了從冬奧冰球場轉變為冬殘奧冰球場。尤為可貴的是,部分場館邀請觀眾進場觀賽。4月2日,約600名觀眾走進“冰立方”;4月4日,約1000名觀眾走進五棵松體育中心。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5座冰上項目場館。
國家速滑館——唯一新建冰上測試競賽場館
國家速滑館,又稱“冰絲帶”,是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與“鳥巢”、“水立方”共同組成了“雙奧”之城的標志性建筑群。
國家速滑館擁有亞洲最大的全冰面設計,冰面面積達1.2萬平方米。同時,“冰絲帶”是冬奧歷史上第一個使用二氧化碳作為制冷劑的速度滑冰場館,在北京2022冬奧會期間將承擔速度滑冰項目的比賽,共產生14塊金牌,是冬奧會產生金牌數量最多的場館。
國家游泳中心——從“水立方”到“冰立方”
國家游泳中心,又稱“水立方”,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水立方”將轉換為“冰立方”,作為冰壺項目、輪椅冰壺項目的舉辦場館。
作為“雙奧場館”的國家游泳中心可通過“水冰轉換”的可持續改造方案,在“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之間自由切換,同時具備開展水上運動、冰上運動及各類大型活動的能力。賽后,該館將在游泳季和冰上季之間不斷切換,春夏秋三個季節用于水上運動,冬季用于開展冰上運動。
國家體育館——“冰堡”四項“之最”
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5個冰上場館中,國家體育館擁有4項“之最”:建筑面積最大、坐席最多、運動員最多、賽事構成最復雜。從2018年起,國家體育館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升級改建工程,并新建了冰球訓練館,由于訓練館外立面裝飾著晶瑩剔透的玻璃,國家體育館又被成為“冰堡”。
經過改造,國家體育館將承辦北京2022冬奧會男子冰球和冬殘奧會殘疾人冰球的比賽。冬奧會后,國家體育館還可開展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項目,并具有夏季運動項目的多功能轉換能力。
首都體育館——打造“最美的冰”
首都體育館是國內第一座人工室內冰場,也是北京功能最多、適用范圍最廣的體育館之一。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首都體育館將承辦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并產生14枚金牌。
首都體育館也是北京冬奧會改擴建競賽場館工程第一座完工的競賽場館。由于花滑比賽是冬奧會最美的冰上運動,首都體育館一直致力于用最新、最高科技的聲光電技術打造“最美的冰”。
五棵松體育中心——可切換模式的“多面手”
五棵松體育中心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籃球比賽場地,還承辦過男籃世界杯、CBA聯賽等大型籃球賽事。這里將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上作為冰球競賽場館亮相。
五棵松體育中心現已成為可在6小時內切換籃球、冰球兩種比賽模式的場館,并能在30m×60m冰面和奧運標準的26m×60m冰面之間轉換,以達到承辦冰球、短道速滑、花樣滑冰三項賽事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