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升級改造中的白洋淀碼頭。河北日報記者 耿輝 攝
又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走過四年時間。
“華北明珠”春水蕩漾,“千年秀林”綠意盎然,建設工地塔吊林立,路網施工熱火朝天……新區大規模建設不舍晝夜,新城每一天都在拔節生長。
2017年4月1日,一則令世界矚目、神州振奮的消息,通過新華社的發布傳到千家萬戶,迅速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新區涉及我省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決策、親自推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多次主持會議研究部署,并作出重要指示,兩次親臨實地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指明了方向。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從北京出發,驅車100多公里,來到這片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希冀的土地。在安新縣召開座談會時,總書記如此宣告: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歷史遺產,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又冒嚴寒從北京來到河北雄安新區。這是總書記2019年首次國內考察的第一站,也是時隔近兩年之后他再次視察雄安。他強調,“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努力創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標桿。”
東風浩蕩滿眼春,山河萬里起宏圖。
從蛇口“開山炮”一聲巨響開始,深圳成為中國打開國門的重要標志;以“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為使命,浦東新區成為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的重要標志。雄安新區——這座未來之城的規劃建設,將樹起的是新時代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新標桿。
牢記殷殷囑托,踐行忠誠擔當。四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標準高質量規劃建設雄安新區,努力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一座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千秋之城。
創新驅動,建設“未來之城”
雄安高鐵站。河北日報記者 耿輝 攝
創新,是雄安最珍貴的精神!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2020年12月27日10時18分,首趟復興號高速動車組C2702次列車從雄安站發出,駛向首都北京,標志著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雄安新區由此拉開了高效融入“軌道上的京津冀”大幕。
人們不會忘記,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雄安新區考察時親自連線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者,稱贊他們為雄安新區建設的開路先鋒。全省上下和鐵路部門、數萬名建設者不舍晝夜、忘我奮戰,創造了高速鐵路高效高質量建設的奇跡。京雄城際鐵路首創全封閉式聲屏障、完成智能設計70余項。作為雄安新區開工建設的第一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雄安站是國內首個大規模采用清水混凝土技術的高鐵站,從使用裝配式吸音站臺墻到屋頂有光伏、車站能發電,處處透著時代新意。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打造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典范城市樣本,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所邁出的每一步都在努力開拓創新。
2019年1月16日上午,在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新區首先就要新在規劃、建設的理念上,要體現出前瞻性、引領性。
這個城市的規劃,一次次擺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會議桌。總書記也一再諄諄告誡:“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后再開工建設,不要留歷史遺憾。”
絕不辜負總書記和黨中央的信任與重托!2017年11月1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到河北工作后第一次到基層調研檢查,首先來到雄安新區。此后,他始終親力親為,一線指揮,現場辦公,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到河北工作以來,王東峰和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70多次深入新區調研檢查,現場推動工作,解難題、抓落實、見成效,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3月7日,榮烏高速公路新線京臺高速至京港澳高速段與京雄高速泗莊樞紐互通。河北日報記者 耿輝 攝
這是規劃設計之“新”——
以新破局,構建起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新區的規劃建設堅持解放思想,打破思維定勢,趟出一條發展的新路子,為新時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寶貴經驗,努力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四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組織推動下,在國家有關部委、京津兩地及社會各方面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認真履行主體責任,舉全省之力推進新區規劃建設,為這座未來之城夯實根基。
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1000多名國內外專家、200多支國內外團隊、25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雄安新區規劃編制工作,一筆一畫勾勒了千年大計的發展藍圖和“施工圖”。一個全域覆蓋、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多規合一的“1+4+26”高質量規劃體系基本形成,實現“一主五輔”全覆蓋,為新區大規模開工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這是工程建設之“新”——
謀定而后動,厚積而薄發。從2019年起,雄安新區已從頂層設計和規劃編制報審階段,轉入大規模建設階段。在新區1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00余個工地塔吊林立,16萬名建設者晝夜施工。從交通路網,到水利工程,再到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一張張藍圖相繼變成路線圖和施工圖:2019年到2020年,雄安新區百余個重點建設項目全部開工,其中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67個,當年全部開工;2020年,125個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累計完成投資2035億元、29個項目完工。
京德高速建設過程中,首次大規模使用以橡膠粉改性瀝青為主的“永久路面”新材料,能夠實現“15年不用小修、20年不用大修”,其他結構層使用40年以上。正在緊張建設的城市綜合管廊,則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3月18日,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建設現場。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這是城市發展之“新”——
在容東片區,北京城建集團質量總監鐘韌拿出手機,一掃墻上的“北京城建B1組團10-19地上三層網格化信息系統”二維碼,建筑物的各種信息一目了然。不單單這一棟建筑,雄安新區建設許多地方已經實現數字孿生。
在全國首例發布智能城市建設標準體系框架和15項智能城市標準成果,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和塊數據、物聯網、CIM平臺、視頻一張網等“一中心、四平臺”加快構建,數字化道路、堤壩和智能管廊等一批新基建開工建設,新區主城區和白洋淀、雄安高鐵站等重點場景實現5G信號全覆蓋,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正在加速孕育……
雄安,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全域實現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孿生建設的城市,第一個全域按照綠色標準建設的城市,第一個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布局的城市,第一個全域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的城市。
在這個熱火朝天建設的大工地,每一個重點項目都承載著創造“雄安質量”的重任,處處彰顯高標準、新理念。
3月18日,雄安新區首個新基建項目——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建設項目進入基礎工程樁施工階段,建成后將承載邊緣計算、超級計算、云計算設施。今年,雄安新區將啟動100余個重點工程項目,包括容東醫院項目、互聯網產業園一期、啟動區西部高中、起步區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
雄安,正朝著“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的目標,為新時代的中國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協調統籌,建設“融合之城”
3月6日,正在建設中的雄安商務服務中心。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
協調,是雄安最鮮明的特質!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不變的初心。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略選擇,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工程。”“雄安新區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新區,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初心使命。
多年來,京津冀地區間發展不平衡:一面是北京擁堵,一面是虹吸效應,周邊地區發展不足,呈現區域發展的不協調不平衡問題。解困局需抓根本,落一子而滿盤活。新區落子雄安背后,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宏偉構想。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解決“大城市病”探索中國方案。
在雄安站,一款新科技AI智能防疫系統異常吸睛。該系統無須被識別人摘下口罩和指紋接觸,即可精準識別,大幅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這款新科技來自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是首家總部落戶雄安新區的人工智能企業。
四年來,京冀雙方加強產業轉移與承接的協同聯動,推動更多高端高新產業向新區聚集。截至2020年底,雄安新區本級企業中北京投資來源的企業達到3021家。首批入駐新區市民服務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業,都來自北京。
3月18日,雄安新區啟動區地下管廊建設現場。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千年大計,揚帆遠航。
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雄安新區定位,堅持把協調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內生特點,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牛鼻子”,有效承接北京疏解的存量和增量,集聚全球創新資源要素。從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伊始,這項工作就有序展開。
河北主動對接北京,共商協同發展大計。
2019年10月和2020年11月,王東峰、許勤連續兩年率河北省黨政代表團到北京市學習考察,深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等單位調研,簽署了《北京市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重點承接平臺建設合作協議》《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加快建設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合作協議》等合作協議。
吸引京企考察落戶,合作的手握得更緊,協同合作成果豐碩。
姚培過去在北京一家建筑科學研究院工作,雄安新區宣布設立次日,她和同事直奔雄安,第一時間感受新區“春天的氣息”。當年12月31日,單位在新區設立雄安事業部。
北京越來越多的“姚培”成為雄安追夢人。雄安新區設立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一時間入駐雄安新區。工銀科技公司、華融基金公司、中國移動5G產業基金等一批現代金融企業落戶。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核電創新中心等創新資源匯聚雄安,區塊鏈、新一代網絡等實驗室和稀土功能材料制造創新中心掛牌成立。
3月26日,在雄安數字交通實驗室,技術人員對無人駕駛汽車進行遠程操控。新華社記者金皓原攝
國家大事,必作于細,貴在實效。
打造一流硬件設施環境和優質公共服務,是雄安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確保疏解對象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的重要保障——
為京企開辟綠色通道。對于符合新區產業政策的北京企業,雄安在開通線下綠色通道的同時,優化全程電子化申報審批流程,打造線上“一窗通”企業開辦平臺,全面實行企業名稱網上自主申報,企業開辦全流程一日辦結。
高標準建設配套基礎設施。作為雄安新區建成的第一個標志性城市建筑群,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已進入二次結構和全面裝修裝飾階段。這是新區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先期入駐企業的職住一體綜合園區,建成后將實現“綠色三星”全覆蓋及上百項綠色建筑新技術的集成示范。南拒馬河右堤等環起步區防洪堤建設全面完工,具備200年一遇防洪能力。啟動區作為雄安新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載地,今年重點推進市政干線道路和綜合管廊工程,年底前確保“三橫四縱”骨干路網完工,加快推進重點產業功能片區和標志性建筑項目建設。
吸引北京高端人口轉移。雄安新區出臺住房公積金管理辦法,特別提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單位和個人月最高繳存基數暫參考北京市標準執行”。今年起雄安新區啟動實施“雄才計劃”,圍繞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布局人才鏈,建立非首都功能疏解單位及人才服務保障綠色通道。
雄安,已成為新一代奮斗者干事創業的熱土。數據顯示,2020年11月,雄安青年常住人口較2019年同期增長37.35%,主要來自北京,人口吸引力不斷增強、高學歷比例增加較為明顯。
夢想升騰,天地日新,“兩翼”協調發展。
以協調為重點的雄安新區,正在統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與北京城市副中心成為首都“兩翼”,正在發揮著對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打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
綠色低碳,建設“生態之城”
3月16日,白洋淀風光。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綠色,是雄安最亮麗的底蘊!
從冬日靜謐中蘇醒的白洋淀,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期。
“你看,那是白鶴,一共5只!”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濕地辦工作人員齊明興奮不已。近日,他與當地愛鳥人士航拍監測時,清晰記錄到5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白鶴和78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小天鵝,以及數萬只國家“三有”保護的雁鴨類候鳥。
生態好不好,鳥兒最知道。如今的白洋淀,已成為野生候鳥重要的遷徙驛站。
九河下梢,華北之腎。白洋淀之于雄安,猶如西湖之于杭州。
“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
2019年1月16日,在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談到雄安新區下大氣力處理城和淀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回想起選址的考慮:“當時選址在這,就是考慮要保護白洋淀,而非損害白洋淀。城與淀應該是相互輝映、相得益彰。”
建設,規劃先行;動工,生態為先。先種樹、后建城是雄安新區一大特點。
聚焦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嚴格劃定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統籌城水林田淀系統治理,嚴格區域環境保護,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打好藍綠交織的生態底色。
3月19日,安新縣大淀頭村,亭廊依水而建,別有一番風味。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
藍色夢想,澎湃“華北明珠”新活力——
俯瞰孝義河河口濕地,一條狹長的彎月形碧水靜靜流淌。有了它,相當于給白洋淀裝上了一個超級凈水器,打造了一個兩平方公里的生態屏障。
決不讓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始終堅持控源、截污、治河、補水、搬遷綜合施策,“華北明珠”光彩重綻。
白洋淀水清了。78個淀區村污水不再排入白洋淀,散亂污企業實現動態清零,府河、孝義河河口濕地水質凈化工程主體完工,流入白洋淀的三條河流摘掉了劣五類水質的“帽子”。2020年白洋淀水質穩定達到Ⅳ類標準,部分達到Ⅲ類水,與2017年劣V類水質相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白洋淀水域變大了。2018年以來,我省統籌調度多種水源,累計向白洋淀生態補水超過12.9億立方米,使白洋淀水位保持在6.5米以上,水域面積保持在250平方公里以上。
雄安新區首部河北地方性法規——《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4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從規劃與管控、環境污染治理、防洪與排澇、生態修復和保護等方面涉及共100條規定,對白洋淀及其流域作出了系統全面的規范,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最嚴厲的處罰依法保護白洋淀生態環境。
3月31日,雄安新區“千年秀林”。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綠色詩篇,開啟生態宜居新模式——
根據規劃,未來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藍色”指的是白洋淀,而“千年秀林”則是“綠色”的代表。
穿過林間小道,容城縣高小王村護林員高建勛照例一大早就來到“千年秀林”9號地塊1標段上班,防火巡查、整地除草、防治病蟲害……“每天都要巡護,大年初一都沒耽誤。”
在春秋造林季,像高建勛這樣的當地造林護林員有近5萬名。最讓他們自豪的,是近年來新區生態環境的變化,“現在樹越來越多,天藍了,鳥多了,空氣清新呼吸順暢了,野兔、山雞在‘千年秀林’里也很常見。”
擘畫千年大計,“千年秀林”是秀美的起筆。
2019年1月1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區造林區域,登上秀林驛站平臺遠眺。
望著一株株搖曳的樹苗,總書記欣喜地說:“讓它們跟著雄安新區一起慢慢生長。不要搞急就章,不要搞一時的形象工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雄安新區就是要靠這樣的生態環境來體現價值、增加吸引力。”
先植綠、后建城。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區在“千年秀林”9號地塊栽下第一棵樹。截至2020年底,新區總造林面積已達41萬畝,樹木達200多種。未來,雄安新區綠地面積將達到近百萬畝,居民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街道100%林蔭化。
3月30日,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景色。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美麗家園,打造和諧共生新空間——
一園一景,林水相依。在容東片區北側,雄安郊野公園施工正忙。隨著一片片樹林的栽植、一個個場館的建設,這里將營造一個充滿自然野趣、休閑游憩,強調生態、自然、人文特色的生態空間。
綠色低碳,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放眼新區,綠色,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普遍形態。
水清樹綠,暢快地深呼吸。起步區規劃尊重自然,隨形就勢,大規模植樹造林,恢復大溵古淀,構建城市生態廊道,編織城市生態綠網。
壩上光伏風能,點亮雄安的燈。2020年8月29日,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每年超70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從張家口送到雄安新區。
低碳出行,開啟綠色生活。倡導“公交+自行車+步行”的低碳出行模式,起步區綠色低碳出行占九成,公交站服務半徑不超過300米,樞紐換乘時間不超過5分鐘。
水城共融猶如江南水鄉,地底通道汽車穿梭忙,行人休閑走在馬路上,河水穿城流淌,森林公園空氣清新舒暢,被綠樹隔離帶包圍的白洋淀碧波蕩漾……努力建設新時代生態文明典范城市,雄安,將是多少都市人向往的生態宜居家園!
開放引領,建設“活力之城”
3月16日,工作人員在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內工作。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開放,是雄安最寬廣的胸懷!
作為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環,雄安新區從一開始設立,就被賦予開放發展先行區的歷史使命。
2月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啟動儀式在線上舉行。亞馬遜與中國(雄安新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朱各莊產業園代表在云中握手,開啟深度國際合作。
全球跨境電商巨頭的到來,為朱各莊產業園總經理石朝亞增添了信心。連日來,他帶領團隊與亞馬遜緊密合作,推動更多制造商、品牌商及貿易商拓展全球市場,打造國際品牌。
2020年底,朱各莊產業園揭牌,雄安新區跨境電商綜試區首個園區運營工作由此正式啟動,新區開放發展演繹新精彩。
站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關鍵歷史節點,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面向雄安新區提出一批改革開放新舉措,展現我國深化改革發展成果。
不沿海不靠邊,身居華北平原一隅的雄安新區,如何量身制取靈活合體的對外開放新政策,打造富有活力競爭力的對外開放新高地?人們翹首期待。
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起筆處,即是世界眼光;落筆端,便是時代標桿。
四年來,從規劃設計就面向全球廣泛吸納優秀人才,到頻繁開展國內外交流,再到深化治理體制機制改革,雄安新區積極構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制度體系,全力打造開放發展新高地和對外合作新平臺。
行走雄安新區,處處感受到開放發展的向上之勢,處處見證著改革不息的活力之姿。
3月1日,辦事人在雄安政務服務中心的自助服務電腦前自助辦理業務。 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
挺立開放潮頭,這是先行先試踐行者的使命擔當——
不久前,河北自貿試驗區雄安片區首創的基于區塊鏈的財政資金管理創新成果,入選河北自貿試驗區首批制度創新案例并予以公布推廣。雄安片區通過打造征遷安置資金和建設資金管理兩個區塊鏈場景應用平臺,將征拆遷資金管理由傳統的3個支付節點縮減至1個,效率提升80%以上。
建設自貿試驗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雄安片區充分利用自貿試驗區平臺,加快建設高端高新產業開放發展引領區、數字商務發展示范區、金融創新先行區。
奏響改革強音,這是深化改革建設者的職責所在——
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進一步倒逼更深程度、更寬領域的改革。
雄安新區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全貫通服務,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他指出,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政務信息聯通共用,提高政務服務信息化、智能化、精準化、便利化水平,讓群眾少跑腿。
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相繼推動出臺財稅、金融、項目審批等配套支持政策,雄安新區深化改革開放“1+N”政策體系基本完善。2020年4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雄安新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的意見》,省級300多項審批事項全部下放雄安新區,賦予新區更多發展自主權,進一步明確審批權限,優化審批流程。
深化“放管服”改革,河北在雄安新區全面實行“一會三函”審批模式,項目投資審批僅15天左右,345項許可事項在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實現“無差別受理”,雄安新區本級行政許可事項已全部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辦理。
沃野千里宜縱馬,奮筆疾書作好畫。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雄安新區爭當“改革先鋒”。推動金融改革創新,開展法定數字貨幣、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等試點,設立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等法人金融機構。加快提升審批效能,172項“證照分離”審批事項分類推進,企業開辦全流程1個工作日內辦結。
2020年9月17日,觀眾在第三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第一屆金蘆葦工業設計獎獲獎作品展參觀。河北日報記者趙海江攝(資料片)
堅持全球視野,這是國際合作推動者的“硬核力量”——
2020年9月18日,DesignStation設計不眠夜暨第一屆金蘆葦工業設計獎頒獎典禮在雄安舉行。作為第三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重點活動之一,來自54個國家和地區的8393件作品參與角逐金蘆葦獎,40件設計佳作成功入圍終評。
更多機構入駐雄安新區未來工業設計研究院,更多設計成果助力未來之城建設,為雄安新區發展高端設計產業、打造全球創新高地搭建了良好交流平臺,也為雄安新區擴大國內外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機。
開放包容、兼容并蓄,是一個城市的活力所在,更是雄安的“世界眼光”。
近日,雄安新區提出了加快形成新形象、建設新功能、發展新產業、聚集新人才、構建新機制的工作目標,開展“三重四創五優化”活動,積極營造一流的承接軟硬件環境,加強對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的服務保障,開創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新局面。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雄安新區加快國際人才特區建設。出臺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實施意見、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和2020年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吸引一批國內外高端人才到這里創新發展,將雄安打造成為成就夢想之地。
讓“雄安服務”成為“金字招牌”,讓一流營商環境成為新區重要核心競爭力。雄安新區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在這方面被給予更大期許的雄安新區,真誠地向世界張開雙臂,迎接八面來風!
共享發展,建設“幸福之城”
3月22日,無人機航拍雄縣第三高級中學。 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
共享,是雄安最溫暖的初心!
明媚春光中,更多新區百姓憧憬著未來美好生活。
3月15日,在容東片區,我們看到了一張張幸福的笑臉。容城縣大河鎮羅河村村民張福軍,美滋滋地在安置房屋認定書上簽了字,6月底前他們將成為首批入駐安置房的雄安本地居民。
安居才能樂業。2019年和2020年圓滿完成雄安新區48個整村、228個分步征遷村征遷安置任務,征收土地、被征遷群眾周轉過渡、隨遷子女入學、老人養老保障完成率均達到100%。
“人民城市為人民。”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雄安新區考察時諄諄叮囑:“雄安新區有125萬當地百姓,要做好百姓就業這篇文章,讓他們共享發展成果。我們可不是為了一個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好生活。”
深深牽掛,濃濃暖意,折射出人民領袖的為民情懷。
3月22日,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的學生們在課間做游戲。 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
堅持民生優先,建設共享發展幸福之城。省委、省政府和新區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事關群眾利益的各項工作,讓新區百姓適應新區發展、參與新區建設、共享新區發展成果,托舉起新區百姓“穩穩的幸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建設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這些被濃墨重彩寫進雄安規劃綱要的民生事項,一步步從藍圖走進現實,也深深刻在百姓心中,惠及千家萬戶。
賈穎超家門口找到了好工作。
容城縣晾馬臺鄉復興莊村賈穎超當過縫紉工、開過小賣部,但都沒干成。如今,他通過當地免費的挖掘機技能培訓,在南拒馬河防洪治理工程(容城段)當上了挖掘機司機。剛開始一個月工資3000多元,熟練后每月能掙八九千。
千方百計解決群眾“就業難”。新區認真實施就業創業十大行動,以征遷區域有就業意愿的勞動力和轉型升級企業轉崗職工作為就業服務重點,建立招聘用工對接平臺,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精準化就業服務,近兩年每年新增就業崗位4萬多個。
更多暖心數字,給人以極大信心。引進優質資源,打造創新創業平臺,新區建設了10家就業創業培訓基地和河北創業大學,為5608名創業者提供創業服務,培育創業實體1000個。深入開展“雙創雙服”和萬人培訓、萬人就業“雙萬工程”,累計投入1.3億多元,培訓12萬余人次。
3月22日,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的學生們在科技老師張子葉的指導下進行3D打印編程。 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
張恒業有了喜歡的新課程。
“看,這些都是我制作的!”眼鏡、花瓶、拱橋……每逢有人來參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五年級學生張恒業,都會拿出自己制作的3D打印作品自豪地介紹。如今,每周二下午的3D打印課也成了他最喜歡的課程。
千年大計,教育先行。2018年3月1日,包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在內,北京幫扶的4所學校雄安校區掛牌成立。借助總校力量,結合雄安實際,3D打印社團、合唱團、街舞團、航模社團等學生社團在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校園生活越來越豐富,孩子們的心也漸漸打開了。
在雄安百姓期盼的目光中,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進展順利,其中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雄安校區主體完工。新區加快借力京津冀優質教育資源,已有59所各級各類學校與京津冀56所優質學校建立了幫扶合作關系。
姬會然就近就診北京專家。
57歲的姬會然常年受口干、頭暈、失眠等病痛困擾,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對容城縣中醫院展開對口幫扶,兩地醫生會診后為其開具藥方,大大改善了姬會然的癥狀。
讓老百姓看病更便利,雄安新區大力提高醫療水平,京津冀已對口幫扶三縣15家縣直醫療衛生機構、33家鄉鎮衛生院。從“將專家引進來”到“把思路、理念留下來”,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新區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越來越多人從中受益。
隨著雄安新區建設發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不斷增加,一座新時代的人民之城正在崛起。
★★ ★★ ★★
放眼千年,只爭朝夕;篤定前行,不負韶華。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一張藍圖干到底,雄安新區必將繪就新時代中國最新、最美的畫卷。
(河北日報記者 郭 東 馮 陽 賈 楠 米彥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