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鄭夢婷 王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也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重大機遇。作為布糊畫的傳承人,我希望布糊畫的‘指尖手藝’‘指尖經濟’能‘比翼齊飛’。”2月21日,河北省人大代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布糊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劉海艷表示。
據了解,布糊畫以綾羅綢緞等面料為主,集繪畫、浮雕、堆繡、絹人、剪紙、裱糊、布貼畫、景泰藍等傳統工藝精華為一體,呈現出浮雕立體的華美效果。有“中華百艷,華夏一絕”之美譽,2014年被錄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河北省人大代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布糊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劉海艷。長城網記者 王璇 攝
“作為從事非遺工作多年的人,我也一直在思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非遺該做什么?”
讓非遺產品“食人間煙火”,激活非遺產品的市場活力。在劉海艷看來,對傳統工藝進行專業設計和改造提升,才能推出更有創意、有市場的新產品。“我一直在探索將布糊畫應用于生活用品中,比如將布糊畫與領花、耳飾、胸針等結合。”她說,手藝來自傳統,之所以能世代流傳,就是因為它一直在生活中。
《古典元素胸針》。長城網記者 王璇 攝
“我手里的這個是古典元素胸針,它是在傳統古典吉祥圖案基礎上,利用布糊工藝重新設計而成。”劉海艷說,《古典元素胸針系列》在“創意精彩 承德好禮”評選活動中榮獲銀獎。
“非遺”元素除了應用于生活用品中之外,還要搭乘“旅游”這趟快車。“非遺是內容產業,旅游也是以‘特’制勝的產業,要依托旅游打造非遺文化品牌,把特色進一步彰顯出來。”劉海艷表示,要解鎖“鄉村游+非遺研學”“鄉村游+非遺培訓”“鄉村游+非遺+新媒體”等N種打開方式,大力助推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文化引領,非遺先行。劉海艷建議,一是“美麗非遺進禮堂”,推進非遺基地、非遺傳人、非遺演出、非遺展覽、非遺展館等進禮堂,發揮文化禮堂思想引導、道德教化、文化熏陶等功能。二是“美麗非遺趕大集”,不僅要趕農村的大集,還要趕城里的大集,參加各種非遺博覽會、非遺節慶、非遺活動等。
“非遺根植于老百姓的生產生活中,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口袋’和‘腦袋’都要富。”劉海艷說,非遺不僅要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更要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