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難事,找老趙;想掙錢,還是找老趙。”鄉親們口中的老趙,就是易縣南城司供銷社主任趙志勇。56歲的趙志勇是村民眼中的能人,曾有多次機會調去縣城工作,但他選擇在偏遠山區堅守,一干就是38年。
“作為黨齡20年的共產黨員,有責任帶著村民奔出新生活。”如今,趙志勇負責的南城司供銷社每年從村民手中收購藥材、干果、雜糧等山貨3300多噸,年銷售額達2000萬元,帶動736戶貧困戶脫貧。
“相處多年,自己早成了當地人”
“北京客戶要再訂購5頭黑豬,可出欄的黑豬早已售完,咋辦?”村民鄧小雷說完,趙志勇笑出了聲,“讓他明年早訂早打款。”
“養豬場從籌建到銷售,都是趙哥的功勞。”10年前,社區矯正人員鄧小雷的家里,窮的啥都沒有,只有一塊地皮。趙志勇幫他謀劃出路,“搞養殖吧,我投資”。先養牛后養羊,都賠了錢。剛養好豬崽,又被山洪沖走。幾近絕望時,趙志勇再次墊資幫他養黑豬。這次,鄧小雷成功了。第一批黑豬出欄,賺了20萬元,家庭經濟狀況一下子翻了身。目前,鄧小雷的養豬場規模達500頭,年利潤50萬元,客戶遍及京津冀。
在南城司鄉,受過趙志勇幫助的人,不計其數。“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群眾遇到困難不能袖手旁觀。”他說。
南城司鄉地處易縣西部深山區,耕地稀薄,野生山貨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趙志勇高中畢業后來到這里當學徒工,幾十年耕耘,客戶遍布全國。雖然南城司供銷社離縣城最遠,但山貨銷量最大。
趙志勇有多次調到縣城工作的機會,但他都放棄了。“鄉親們需要我,這里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趙志勇說,“相處多年,自己早成了當地人。”
“賺了是你們的,賠了算我的”
“老趙,訂好的白馬牙玉米,我都提前付款了,快點發貨吧。”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種子站負責人給趙志勇打來了催貨電話。如今讓客商搶購的白馬牙玉米,曾險些被淘汰。
“因為白馬牙玉米產量較低,人們紛紛轉種黃玉米。”在全國各地跑過業務的趙志勇,想到了內蒙古牧民花大價錢種苜蓿、買草料的場景。“白馬牙玉米秸稈能長到近4米高,正是牧民飼牛養馬的好草料,收獲的玉米還有多種用途。”趙志勇立即聯系,并自掏腰包將30噸玉米樣品發給客戶試銷。
白馬牙玉米大受牧民歡迎,第二年200噸訂單主動找上門。可有些村民怕擔風險,還是不愿種白馬牙玉米。于是,趙志勇提出,“咱們可以簽收購協議,賺了是你們的,賠了算我的。”當年豐收后,黃玉米價格每公斤1元,白馬牙玉米的收購價每公斤達2.4元。看到能賣高價錢,村民的種植熱情一下子被激發出來。如今,當地白馬牙玉米每年銷量500噸,銷售額破200萬元,種植戶至少收入6000多元。
多年來,趙志勇充分發揮基層供銷社的作用,與全國50多個廠商建立合作關系,讓山貨走出大山,帶動周邊6個山區鄉鎮群眾增收。
“別怕失敗,我先往前沖”
“這是網友下單的20只柴雞。”村民劉保江將柴雞交給供銷社。兩個小時后,一只只整雞禮盒被快遞物流車收走。
“多虧了趙主任幫著電商推銷,要不我家養雞場也沒有現在的規模。”村民劉保江患有類風濕疾病,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日子過得很緊巴。趙志勇出主意,讓他在山上散養太行柴雞,“你養雞,我包銷”。通過電商銷售,劉保江飼養的太行柴雞和雞蛋頗受網友歡迎。如今,他的養雞場規模已達2000只,年利潤達15萬元。劉保江成了村里的脫貧典型,受他影響,其他村民也搞起了柴雞養殖。“去年,通過南城司供銷社電商渠道,銷售出柴雞蛋50噸、柴雞3000只。”趙志勇說。
“山里不缺好東西,關鍵要找準渠道,打通農產品進城的‘最后一公里’。”在摸索中,趙志勇瞄準了電商,2012年就注冊了“易水山珍”線上銷售品牌,并設計推出白馬牙玉米、五香杏仁、開口杏核等60余款山貨單品。“易水山珍”先后入駐扶貧832平臺、京東館、農交匯等網上平臺,山貨搭上網絡快車,帶動當地500戶群眾增收。
2020年底,趙志勇聯合村民建起了農產品直播基地。目前,正在組建第三個直播團隊。
“我們的山溝溝到處都是寶。山上長著中藥材、紅果、核桃、杏仁,林下跑著柴雞、黑豬等家禽,全是小時候的記憶。”19時許,抖音號“易水山珍”開始直播,趙志勇先發紅包熱場,然后和粉絲互動起來。“雖然還在摸索,但訂單蹭蹭地漲,直播間單日最高下單量達200多單,最多發件量有1000多件。”進入直播間,滿面紅光的趙志勇依然像小伙子一樣充滿激情,“別怕失敗,我先往前沖。弄好了,鄉親們不又多一個增收渠道嗎?”(河北日報記者 李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