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記者 王林紅
實物:南文都村的土地承包授權委托書
2016年,南文都村實行土地流轉。圖為部分村民簽訂的土地承包授權委托書。 長城網記者 王林紅 攝
故事:2016年以來,在石家莊市工商聯駐村第一書記張端樹的帶領下,石家莊市平山縣南文都村深挖“窮根”,在土地承包授權委托書這張“紙”上做起了大文章,通過推動村里土地流轉,建起了農業生態觀光園等產業項目,打造了村企合作、互利共贏的“南文都扶貧模式”。
講述人:石家莊市工商聯駐平山縣下槐鎮南文都村第一書記 張端樹
張端樹(左三)和村民聊天。長城網記者 王林紅 攝
我叫張端樹,是石家莊市工商聯駐平山縣下槐鎮南文都村第一書記。別看這小小的一張紙,可給我們村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2016年3月1日,我們一行3人帶著鋪蓋卷兒和米面糧油來到南文都村扶貧。
南文都村地少人多,缺少產業支撐。群眾生活水平低。2015年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64戶,貧困發生率接近30%。
我們第一次進村時,在村里繞了三圈都沒找到村委會的大門。當時,村里的街道塵土飛揚、垃圾成堆。豬圈、廁所就在村委會門前。我感到身上的擔子很重,任務艱巨。
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圖為村內池塘。長城網記者 王林紅 攝
為找到一條符合南文都村實際的發展路子,我帶領駐村工作隊成員深入群眾,挨家挨戶走訪,征求發展意見和思路,全面掌握村里的實際情況。
我們認識到,要想讓村民徹底擺脫貧困,必須靠產業。南文都村有著比較好的區位優勢,距離西柏坡景區直線距離僅有3.9公里,而且村莊毗鄰文都河,依山傍水,旅游資源豐富。引進企業投資,建設集種、養、休、游、娛為一體的現代綜合性農業體,并將企業和村民的利益結合起來,可以增加村里的收入,使村民徹底擺脫貧困。
當時,村干部們聽了都說好,可誰都不愿動手干。
南文都村產業園區。長城網記者 王林紅 攝
為啥?沒錢,沒信心。清理垃圾,疏浚河道,整治私搭亂建的廁所、豬圈,哪件事不花錢?搞生態農業旅游項目,之前村里不是沒想過,只是底子太差,能不能發展起來還有待考慮。
面對村民們的疑慮,我們一邊挨家挨戶講政策、做工作,一邊廣撒“英雄帖”,邀請100多家企業前來參觀考察、投資興業。經過一個多月考察,村委會終于和一家企業達成合作,開發建設文都河農業生態觀光園。
項目確定后,土地流轉是關鍵。“我把土地交出去,沒有收益怎么辦?”“項目沒建起來,企業跑了怎么辦?”這些都是老百姓擔心的問題。為此,我帶領工作組連續召開村“兩委”會議和黨員大會,闡述發展思路;協商土地流轉價格和合同條款;挨家挨戶做工作。
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圈桃通過在葡萄園區打工,實現了穩定脫貧。長城網記者 王林紅 攝
當時,我們用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動員村民簽訂了《土地承包授權委托書》,很快將村里的土地進行了流轉。
此后,我們又想方設法搭建村企合作平臺,創新脫貧模式——以村里的土地、林場、勞動力為資本入股園區建設,讓村民既可以收土地流轉的租金,還可以在產業園區打工掙錢。
截至目前,園區項目已流轉土地5200畝,持續用工5萬余人次,發放工資500余萬元;包括南文都村在內的全鎮1041戶貧困戶以扶貧資金入股項目建設,累計分紅107萬余元。村里還通過移栽樹木、修復河道、硬化道路、修建橋梁、酒窖等一系列舉措,形成了“種、養、休、游、娛”一條龍生態旅游產業。
村民們都說,現在的日子真是越過越有味兒!土地流轉不僅讓我們村邁出了脫貧的頭一步,也讓我們有了新盼頭。
依托農業生態觀光園項目,2017年底,南文都村順利實現了整村脫貧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