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倒虹吸工程。資料圖
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迎來通水六周年。六年來,中線工程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其中,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
南水北調工程自通水以來至今年12月初,河北省始終堅持“多引調、能調蓄、高效用”的工作目標,引好江水,用足江水。截至目前,河北省引江水總量達91.5億立方米,其中城鎮生活和工業供水量58億立方米,河道生態補水33.5億立方米。河北省引江年水量從剛通水的0.83億立方米、3.56億立方米、7.31億立方米,發展到前兩年的22.4億立方米、25.6億立方米,再到本年度目前已完成35.0億立方米,年度江水用量不斷提升,江水效益日益顯著,為河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漕河渡槽。資料圖
精心調度,嚴格管理,確保供水秩序。按照水利部批復的年度水量計劃和調度要求,河北省制定月度用水計劃,每月按期統計、核定、編報南水北調中線干線河北境內分水口每月用水計劃。嚴格水量調度管理程序,嚴格執行月用水計劃調整程序。實行水量跟蹤統計與通報制度,適時通報各市江水消納情況,開展現場督導檢查,維護供水秩序,確保中線一期工程水量調度順利實施。
在工程建設時挑燈夜戰的建設者們。資料圖
科學監測,強化溝通,確保水質安全。河北省委托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對配套工程水質進行檢測,特別是石津干渠明渠段,每月檢測6個斷面、24項指標(農灌期間檢測29項指標)。啟用2處自動監測系統,對配套工程水質實行實時監測。同時,加強與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及各地水廠水質檢測部門的溝通,及時掌握上下游水質監測數據。各調水年度,各監測檢測斷面水質均符合供水水質標準。
白洋淀生態補水美景。資料圖
南水北調工程全面供水后,河北省受水區7個設區市、2個直管縣和雄安新區已全部切換為引江水,受益人口達2377萬。南水北調引江水的到來,改善了河北省受水區的供水條件,促進了沿線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為河北省經濟調結構、轉方式、促轉型創造了空間,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水資源支撐。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推進當地經濟發展。圖為正定古城。資料圖
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保定徐水經濟開發區長城汽車哈弗分公司、保定清苑百威啤酒、保定市西北郊熱電廠、邯鄲市永年區河北永洋特鋼產業園等大型企業,都以南水北調引江水作為生產水源,優良穩定的水質降低了企業處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受到廣泛好評。南水北調引江水對河北省經濟發展的支撐和促進作用越發顯著。
雄安調蓄庫工程。資料圖
目前,河北省南水北調供水水質穩定,水量配置基本合理,受水區城鎮供水條件得以改善,供水保證率有所提高,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為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同時,增加了就業人口,解決了農村飲水問題,緩解了城鄉爭水、地區爭水以及工農業爭水的矛盾,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安定團結等方面的作用越發顯著。
滹沱河生態補水美景。資料圖
2017年起河北省結合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農村生活用水水源置換項目,大力推進以城帶鄉供水延伸項目,積極拓展農村供水管網,置換農村生活高氟水或深層地下水,不斷提升農村供水水質和保障水平。至2019年底,已有效解決受水區83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使當地農村人民喝上了南水北調水,改善了生活條件,提升了當地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提升了對南水北調的參與度和認可度,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實施生態補水后的七里河。資料圖
實施河湖生態補水工作,對緩解河北省中東部嚴重缺水狀況、改善河湖生態環境,助力華北地下水超采治理發揮了重要作用。河北省三條試點河段補水后的最大水面面積達到了46平方公里,較補水前增加了一倍多;河道兩側10公里范圍內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1.08-1.91米。補水期間,各河段水質普遍得到改善,上游河段水質較好,一般優于Ⅲ類水質;中下游河段水質改善1~2個類別。補水河道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恢復了水綠、草旺、魚游、蛙鳴的原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