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
鄉村馬拉松比賽獎牌
故事:
10月25日,2020年秦皇島“金牧科技”半程馬拉松邀請賽在青龍滿族自治縣馬圈子鎮桲欏灘村舉行。
參加比賽的,除了市里來的馬拉松愛好者還有青龍滿族自治縣桲欏灘村村民。賽道穿梭于桲欏灘村周邊的鄉間小路,全程21.095公里的賽道沿線,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終點不遠處,村“兩委”、駐村工作組組織村民們展銷蘋果、核桃、小米、蘿卜、蘑菇等各類綠色土特產品,引得大家紛紛駐足購買。
比賽冠名單位是駐村工作組為村里引進的扶貧幫扶企業;比賽道路也是精準扶貧啟動后新修通的;村民展銷的蘋果、小米等農產品,全部是駐村工作組帶領村民用酵素農耕技術生產的無公害產品。駐村工作組準備以本次比賽為契機將桲欏灘村打造成“馬拉松村”,通過每年舉行馬拉松比賽增加村莊知名度,帶動農產品銷售,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桲欏灘村村民杜連山和他的馬拉松獎牌。長城網記者 武佩劍 攝
講述者:青龍滿族自治縣馬圈子鎮桲欏灘村第一書記馬麗蕊
馬麗蕊(左二)在馬拉松比賽終點幫村民推銷農產品。長城網記者 武佩劍 攝
大家好,我是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駐青龍滿族自治縣馬圈子鎮桲欏灘村第一書記馬麗蕊。
我手里的這塊獎牌,是在今年九九重陽節舉行的桲欏灘村首屆鄉村馬拉松賽上,我們村的村民杜連山參加比賽獲得的他人生中第一枚獎牌。
我們桲欏灘村是秦皇島市最西北的村子,位置偏僻。工作組來之前,這里有一段15公里的進村路開車要走50分鐘,山路異常顛簸。有一首詩形容它特別合適,“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似繭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因為通往村里的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里的種植結構單一。全村一共380戶1280口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87戶606人。
桲欏灘村蛋種雞養殖場項目每年為村民帶來30萬元的保底分紅。長城網記者 武佩劍 攝
精準扶貧工作組駐村之后,首先引進了幫扶企業。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養殖規模10萬只的現代化、規模化蛋種雞養殖場。項目簽訂了20年經營合同,貧困戶不承擔經營風險,每年30萬元的保底分紅,這讓貧困戶有了長期穩定的收入。
扶貧扶根兒,不光要為貧困戶“輸血”,更要增強他們自我“造血”的能力。
桲欏灘村位于秦皇島第一高峰都山的原始林場腳下,自然環境好,晝夜溫差大。
這兩年,駐村工作組利用自然資源優勢,打造了桲欏灘村的特色產業——生態農業,家家戶戶都在使用酵素微生物菌發酵技術替代了農藥、化肥,打造了在秦皇島市很有名氣的酵素農耕示范村。
桲欏灘村的“酵素蘋果”。長城網記者 武佩劍 攝
桲欏灘村的小米、蘋果等酵素系列產品通過了農產品的殘留檢測認證,通過了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成功注冊了“桲欏灘”商標,真正實現了“兩證一標”“一村一品”的品牌化推廣戰略。
通過發展酵素系列農產品,平均每戶至少增收1萬元,村民年人均純收入6000多元,實現全村整體脫貧。
現在桲欏灘村所有的進村路都通了,田間作業路修好了,灌溉用水接到山上了,危房和旱廁全都翻新改造了,可以說是一副宜居樂業的美麗鄉村景象。
馬麗蕊(右)在桲欏灘村村委會直播帶貨,幫助村民推銷農產品。長城網記者 武佩劍 攝
舉辦鄉村馬拉松賽事并鼓勵村民參加比賽,主要是讓村民們感受一下馬拉松比賽體現的馬拉松精神,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韌不拔、永不放棄。
我們已經和贊助企業還有秦皇島市馬拉松協會達成了初步意向,每年都在桲欏灘村舉行鄉村馬拉松比賽,把這里打造成一個具有馬拉松精神的“馬拉松特色村”。通過馬拉松比賽提升桲欏灘村的知名度,帶動農產品銷售。同時,展示出村民脫貧后的精氣神兒。
脫貧不是終點,要像跑馬拉松一樣奮力前行,通過艱苦奮斗增收致富,跑向美麗鄉村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