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記者 王璇 許曉星 見習記者 張霄宇
實物:
第一書記劉中文的“扶貧吉他”
第一書記劉中文的“扶貧吉他”。長城網見習記者 張霄宇 攝
故事:
2500多人的村子,560多人的貧困人口,保定唐縣的史家佐村2014年被設立為建檔立卡貧困村,經過幾年的精準扶貧工作,2020年9月已全部實現脫貧。這個昔日的貧困村正在悄悄蝶變。村民們說,這樣的變化,和他們的駐村工作隊,和他們愛彈吉他的劉書記分不開。
一把吉他相伴扶貧路。長城網記者 許曉星 攝
講述者:保定市唐縣齊家佐鄉史家佐村第一書記、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隊長劉中文
“那一年的那一天,來到這唐縣。滿眼的綠色田野,初來乍到的夏天。”這幾句歌詞來自于《史家佐的康莊大道》,是我根據自己的扶貧經歷改編的歌曲。
如歌中所唱,2018年8月,34歲的我帶著在西柏坡支教時買的吉他,來到史家佐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兩年多以來,我一直扎根在扶貧一線,在忙了累了的時候,我都會彈吉他來舒壓解悶。在我眼中,吉他像我的家人一樣,時刻陪在我身邊。
史家佐村文化墻。長城網見習記者 張霄宇 攝
由于工作繁忙,我經常會在晚上彈吉他,一邊彈一邊思考每天的工作。吉他對我的駐村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它帶給我靈感,讓我學會思考。
我的吉他陪我走過了最艱難的兩年,它見證了我從一開始不被村民認可,到被信賴再到被贊揚的扶貧心路歷程。在它的陪伴下,我慢慢的為史家佐村找到了一副脫貧的“良方”:援建扶貧車間、田間道路硬化、修繕古戲樓、河道整治、援建小學微機室和水塔……這一系列的幫扶舉措,幫助史家佐村穩定脫貧18戶49人,改善了史家佐的人居環境,贏得了村民們的認可和支持。
“你說脫貧功非一朝,好日子不等靠要”,正如《史家佐的康莊大道》歌詞里所說,我們還是得依托村里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產業。
古建磚瓦。長城網記者 許曉星 攝
古建磚瓦制作技藝是史家佐村流傳百年的一門傳統技藝,因為傳統燒制方式本身的弊端,村里大部分磚瓦廠被迫關停。為了恢復這項產業,我們多次外出考察學習,終于找到了解決之道。2019年年底史家佐村的古建磚瓦制作技藝成功申報了省級非物質遺產,今年6月順利獲批保定市保護性生產示范基地。如今,古建磚瓦這門傳統技藝漸漸恢復活力,這個產業每年能給我們村民帶來穩定收入。
唐縣大史電子商務服務部。長城網記者 許曉星 攝
發展電商的想法是吉他帶給我靈感,我希望利用自己會彈吉他的優勢,為村民帶貨,拓展收入渠道。我決定從零起步學習電商知識,慢慢摸索規律,然后教給大家,培育打造一批“帶貨網紅”。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9月,村里成立了唐縣大史電商服務部,援建了電商培訓室,注冊了“大史家佐”等多類商標。目前,村里入駐了兩家電商平臺,上線了古建磚瓦、中華壽桃和千層底老布鞋三類特色產品。接下來我們還會拓寬電商渠道,上線更多的農產品,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一個也不掉隊,一個也不能少。”我希望能以現有的產業帶動村民自主創業,讓村民們不再返貧。如今,村里的養殖場、電商中心、花卉試驗田、扶貧車間……這些產業,都在穩步推進。
“只想找一條致富路”,這是我在學習電商知識過程中,改編的《他不孤獨》駐村版的一句歌詞。吉他也見證了我在河北扶貧的全部歷程,見證著村里的美好改變。扶貧路上,我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