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記者 路娟 劉延麗
實物:中國農大曲周實驗站的“老門牌”
故事:1973年,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前身)的幾位青年教師來到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的“老堿窩”張莊,開始旱澇堿咸綜合治理研究。經過縣校雙方艱苦奮斗,改土治堿成果從張莊村向外擴展,把千年鹽堿灘變成了米糧川。1979年,農業部建立“北京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1995年,更名為“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如今,依托中國農大,曲周已成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棉基地縣。
講述者: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副站長張宏彥
我叫張宏彥,是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副站長,2009年來到曲周實驗站工作。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聽耬聲響,不見糧歸倉。”這是上世紀70年代曲周的真實寫照。1973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以石元春、辛德惠為代表的第一代農大人進駐曲周縣北部鹽堿地中心張莊村,開始了改土治堿工作,解決鹽堿地上老百姓吃不飽肚子的問題。
“治理不好鹽堿地,我們一輩子不走。”在鹽堿地最厲害的張莊村,農大的老師們住在“春天漏堿土、夏天漏雨、冬天漏雪”的三漏房里,跟老百姓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
根據“鹽隨水來,鹽隨水去”的這一理論指導,農大的老師們提出了“深溝淺井結合,農、林、水并舉”的綜合治理鹽堿的方案,在張莊村一塊400畝地上進行實驗,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糧食產量從1972年每畝79公斤增加到1979年每畝302公斤。
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在曲周縣第四疃村建成并投入使用,這個門牌當時就掛在了門口,見證著中國農業大學與曲周緊密合作的歷史。
上世紀90年代,辛德惠教授(前排中)與曲周實驗站師生合影。
建站以后,更多的中國農大老師、學生來到這兒,圍繞鹽堿地改良的技術攻關開展工作。在中國農大師生和曲周人民共同努力下,曲周縣北部28萬畝鹽堿地得到綜合治理,昔日寸草不生之地變成了林茂糧豐的米糧川。
1995年,隨著北京農業大學并校更名,北京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改名為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依托中國農業大學,曲周縣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建立了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棉基地縣。
2009年,中國農大師生在曲周白寨鎮與農民在田間地頭。
與此同時,我們幫助曲周申請建立國家級科技園區,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目前,中國農業大學在曲周有8個科技小院,先后培養了200多名研究生。
自中國農大曲周實驗站建立以來,曲周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工作先進縣,成為全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縣、全國首批科技富民強縣項目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科技之花在曲周結出累累碩果。中國農大曲周實驗站推動曲周成為引領河北乃至整個黃淮海農業綜合開發與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面旗幟。
如今實驗站由最初的幾排平房,變成了充滿現代化氣息的高樓;從單純治理鹽堿地提供技術支撐,變成了一個綜合實驗站。當年實驗站里手腕般粗細的樹,也已成為了參天大樹。中國農大人還將繼續留在這里,沿著老一代農大人的足跡,與曲周人民一起為新的目標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