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到“十四五”末
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河北省將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改造完成城鎮老舊小區1369個,進一步完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末,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鼓勵各地對2000年以后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實施改造。
實施意見明確了河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范圍。城鎮老舊小區是指城市或縣城(城關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國有企事業單位、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退休干部住宅小區、軍隊所屬城鎮老舊小區按屬地原則納入當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范圍。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2000年以后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80%以上居民同意且居民和社會出資比例達到本小區改造總投資20%以上的,也可納入改造范圍。已納入城鎮棚戶區改造計劃、擬通過拆除新建(改建、擴建、翻建)實施改造的棚戶區(居民住房),以及以居民自建住房為主的區域和城中村等,不屬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范圍。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分為基礎、完善、提升3類。基礎類,即為滿足居民居住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內容;完善類,即為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生活需求的內容;提升類,即為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需求的內容。
各地在全面摸清城鎮老舊小區、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和周邊公共服務設施底數的基礎上,以社區為基本單元建立項目儲備庫,編制2021至2025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專項改造計劃、管線改造計劃和城鎮老舊小區年度改造計劃要同步編制、同步實施。
在改造組織實施中,要堅持與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相結合,加強黨建引領,建立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樓門長、綜合服務站等“六位一體”統籌協調機制,組織居民全程參與,共同推進小區改造和管理工作。
根據實施意見,河北省將從五方面落實改造資金。
積極爭取中央補助資金。各地要積極申報中央補助資金,并嚴格按照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規定使用中央補助資金,實行專賬管理、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挪用。
加大地方財政支持力度。做好資金統籌,省級財政部門安排資金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市、縣和雄安新區財政部門分別安排本級補助資金;提取國有住房出售收入存量資金用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用于符合條件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養老、醫療、便民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專項資金,優先用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設。
合理落實居民出資責任。各地要按照“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探索建立居民出資機制。研究制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辦法,合理確定改造費用分攤規則,明確居民分擔比例。鼓勵居民通過直接出資、使用(補建、續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參與改造。鼓勵居民通過捐資捐物、投工投勞等方式支持改造。
爭取金融服務支持。各地要加強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合作,用足用好國家信貸資金。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探索開發適合老舊小區改造特點的金融產品,加大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信貸支持力度。
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積極吸引社會力量通過政府采購、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產權益等方式參與改造。采取以獎代補、協助申報中央補助資金等方式,支持專營單位改造電力、通信、供水等基礎設施。
在落實支持政策方面,推進相鄰小區及周邊地區聯動改造,通過拆墻并院、整片改造等方式,實現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共建共享。整合社區服務投入和資源,統籌利用公有住房、社區居民委員會辦公用房和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閑置公共設施等存量房屋資源,增設各類服務設施。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為社區提供養老、托育、家政等服務的機構,提供相應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并減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記者 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