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的支潤芳在人民大會堂前留影。(本人供圖)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社區干部,職責就是聽黨的話,守護好居民、讓黨和政府與基層的“最后一公里”,變成“最美一公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偉大抗疫精神注入進去,更好地開展工作,更好地為居民服務。——支潤芳
“國慶中秋喜相逢,社區環境衛生、走訪慰問困難群眾,這些事可都不能耽誤。”9月25日,記者看到承德市雙橋區西大街街道碧園社區黨支部書記支潤芳時,她正和同事、志愿者們忙個不停。
49歲的支潤芳當過兵,做過生意。2008年,事業有成的她,突然撂下手頭生意,主動報名參加社區工作,“我永遠是人民子弟兵,總想著多為社會、為百姓做點事,心里才踏實。”
有心者有所累。性格剛強堅毅、心思細膩周全的支潤芳,在社區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在服務居民中,實現著自己“就愛為大伙兒干點事”的理想。尤其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支潤芳和居民的心貼得更近了。
1月24日,臘月三十,支潤芳滑膜炎復發,膝關節已疼痛多日。但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她不得不放棄住院治療計劃,沖向戰疫一線。
碧園社區緊鄰避暑山莊,轄區有居民樓17棟,常住人口4000余人,出入口多達十余個,是周邊百姓前往山莊健身休閑的必經之路。“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于一切。”支潤芳立即召集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封鎖各出入口。
“只留一個口,有的居民不理解。”支潤芳回憶稱,一位居民跳著腳大聲呵斥她,威脅要破壞封閉設施。“短期的犧牲,是為了更多人、更長時間的安全。”支潤芳據理力爭、耐心解釋,該居民再沒來阻撓。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病房之外,另一條前線在社區。入戶排查是排除隱患的關鍵,社區工作人員肩負著這項攻堅任務。“時不我待,雖然口罩很緊缺,但大家沒有一個人退縮。”危難之際顯擔當,從清晨到深夜,挨家入戶排查,逐樓定時消毒,支潤芳和同事們沒有片刻松懈。為盡快完善住戶信息,支潤芳經常一天工作17小時,加班加點帶領社區干部和志愿者將紙質版的“一戶一檔”“一企一檔”“三包一”檔案,全部錄入電腦,并每日更新,確保做到小區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為組織更多力量投入戰斗,支潤芳向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發出“召集令”,充分調動起每一份抗疫力量。同時,提出“4+1”工作思路,即“四個強化”(強化工作部署、強化摸底排查、強化疫情防控、強化宣傳引導)“一個確保”(確保小區居民無一感染)。成立碧園社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和臨時黨支部,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組建黨員應急工作隊,對社區班子成員明確分工,建立起橫到邊、縱到底的疫情防控網格。
社區戰斗力迅速提升,得益于支潤芳長期堅持把加強黨組織建設放在社區工作首位。近年來,碧園社區以社區黨支部為主體,組織成立社區“大支部”,構建大黨建工作格局。“我們根據社區黨員分布情況,劃分單元網格,成立樓院黨小組,配齊樓院長,進行黨組織網格化區域管理,探索實施‘黨的組織進小區、黨的聲音進樓院、黨的溫暖進家庭’,極大提升了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激發了黨員參與社區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社區兩位留學生從意大利回來,情況緊急時間緊迫,由于暫時聯系不到車輛,支潤芳二話不說,開車將這兩位留學生送到了隔離點。“那時候,心里就想著千萬不能讓風險進入社區。”在留學生隔離期間,她每天給隔離點打三個電話詢問他們的體溫,同時還做好留學生心理疏導、當前國家防控政策講解等工作。
一位從福建返承的居民在家隔離,支潤芳每天詢問居民所需物品,并一一記錄。一天,大雪飄飛,得知居民家中馬上就要“斷糧”,她趕緊推著電動車趕往超市。有人勸她等雪停了再去,但她覺得居民的事是大事,不能辜負了這份信任。通往社區的道路,坡度很大,厚厚的積雪,讓支潤芳摔了好幾跤。當她踉踉蹌蹌把幾大包物品送到居民家時,身上已落滿積雪。“同事有時候開玩笑叫我‘服務員’,我欣然接受,人民公仆不就是人民的服務員嗎!”
長期面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壓力,難免產生消極、緊張、悲觀情緒,為了積極預防、減緩和盡量控制疫情給社區工作人員帶來的心理影響,支潤芳邀請心理咨詢師到社區為一線社區干部進行心理團輔活動,指導大家掌握心理減壓的方法。
疫情期間,老公公重病,支潤芳不僅沒能去照看,有時忙得連個電話都沒有時間打。“雖然家人都理解,但作為兒媳婦,心里對老人很愧疚。”談到家人,有“鐵娘子”之稱的支潤芳不禁雙目濕潤。
把“小家”放在心里、把“大家”扛在肩上,帶領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始終奮戰在一線,累了靠在凳子上緩一緩,餓了泡碗方便面,冷了披上一件軍大衣……支潤芳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疫情不退,我不退”的莊嚴承諾。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支潤芳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黨和國家卻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我感到十分榮幸。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不僅要繼續做好一線疫情防控工作,更要在建設和諧美麗社區、提升居民幸福指數方面盡心竭力!”支潤芳說。(記者 陳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