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評論員 蘆靜
定好鬧鐘,準備開搶!自今年3月份起,全國各地開始大規模發放消費券,一時間,搶券、曬券、用券成為潮流。從各地發布的數據來看,消費券發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目前,全國整體發放消費券總額超過300億元。此外,各地發放的消費券涉及行業也非常廣泛,既包括需求收入彈性大的旅游、健身等消費,也包括飲食、服裝等日常消費。
全國版消費券領取頁面截圖。(資料圖)
消費券作為拉動消費的一種形式,是一種刺激經濟的短期政策工具。在這場由政府支持、支付平臺落地、商家搭車的“全民狂歡購”中,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市場人氣和活力重新煥發了出來。商家參與熱情高,市民嘗到了甜頭,一張張消費券,飽含著暖暖的“民生溫度”。
據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測算,每1元錢的政府補貼能帶動3.5元至5.8元的新增消費,杠桿效應達到3.5倍以上。“發券”熱潮的興起,對于經濟復蘇的拉動作用顯而易見,然而,一些人卻動起了歪腦筋,“薅羊毛”“虛假消費”等投機牟利現象隨之出現。
一些消費者反映,部分消費券發放不精準,面值過小、限制過多,甚至還有少數人動起了“套現”念頭,比如,領取10元消費券后,與商家串通,向商家支付30元人民幣。商家入賬40元,先扣除4元好處費,再將剩余的36元返還給“消費者”。需要的一券難求,大量囤券的卻不消費,如此變味的“消費券”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讓好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變形走樣。
有相關部門曾表示,消費券資金來源于多個部門,各主管部門分別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簽訂協議后,財政資金通過各部門撥給第三方,實際消費兌付資金數額從中扣除,結余資金繳回財政,并沒有明確某一部門對消費券使用進行監管;另有多位技術安全專家透露,有人寫程序、開外掛搶券;有人通過虛擬IP地址或虛擬定位,繞開消費券領取的地域限制,在全國范圍內組團搶……
游客掃碼領取旅游消費券。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追根溯源,無論是從資金安全還是發券效果考慮,都需要商務等部門聯合第三方支付平臺,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手段上,不斷升級更有效的監測和風險防控,對交易異常行為及時跟進并處置。同時,也應當加強對申領消費券的人員、實施消費券抵扣的商家的信用監管,一人一張、一券一用等規則需要切實落到實處,保證“券”盡其用。
事實上,部分“薅羊毛”行為已被納入違法范疇。依據我國刑法有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獲利行為,如果金額達到一定數量,根據不同情節可能構成盜竊罪、詐騙罪、職務侵占罪等不同罪名。因此,在消費券發放和核銷的過程中,那些偽造交易涉嫌違法的商家和消費者,將需要承擔相應的失信成本和違法成本。
不能忽視的是,消費券是為了惠民、便民,如果在使用門檻、使用范圍、使用期限等方面進行過多限制,或者消費過程中出現以次充好、變相加價等問題,則將嚴重降低消費者的購買力,把“好事辦壞”。
助力商貿領域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提振居民消費信心,發放消費券的初衷毋庸置疑,但放眼長遠,政府在拿出“真金白銀”的財政補貼后,還應該通過更嚴密審慎的規則設計,做好監管、技術的“后半篇文章”,為經濟、民生帶來“雙重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