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越飛越高 日子越過越好
——廊坊第什里特色小鎮的“風箏”致富路
在第什里宗華風箏加工廠的風箏制作體驗館內,“90后”姑娘趙艷芳(右一)正帶領游客體驗傳統風箏的制作過程。通訊員周禹佳攝
村口牌樓上,“比翼燕”“盤鷹”“蝴蝶”等風箏圖案栩栩如生;廣場草坪中央,火紅的風箏雕塑展翅欲飛;村內圍墻上,各式風箏畫作目不暇接……近日,沿著廊坊市安次區調河頭鄉第什里村的進村主路“鳶飛道”自東向西行,滿眼都是風箏元素。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大大小小的風箏也分性別、年齡吧?”見游客紛紛舉起手機拍照,第什里村村委會主任趙興華饒有興致地介紹:形態寬厚的風箏叫做“肥燕”,代表壯年男子;較為纖細的“瘦燕”則代表女子;旁邊憨態可掬的“雛燕”,指的是3歲以下的小孩兒……
“風箏的學問可多了,從村里隨便找個人,都能講出些門道。”趙興華說。
第什里村是中國宮廷風箏的發源地、傳承地、生產地,扎糊風箏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經過多年傳承,現已發展出200多種宮廷風箏畫譜和幾十種風箏口訣,70多種扎糊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做工精致的第什里風箏就開始占領京津市場并走向全國,紅極一時。
“當時每天天不亮,村口就有從北京、天津過來的收購商等著收風箏。全村家家戶戶做風箏、賣風箏,可還是供不應求,附近好幾個村都得幫著做。”趙興華說。
2009年,第什里風箏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河頭鄉被命名為“風箏之鄉”。曾經的玩具成為大家認可的手工藝品,村里人卻面臨著捧著“金飯碗”要飯吃的窘境——隨著人們休閑、消費方式的改變,收購商越來越少,風箏漸漸賣不動了。
風箏“走”不出去,能不能把大家請進來?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2015年,首屆廊坊·第什里風箏節誕生,一下子開啟了第什里風箏的新生:兩天時間吸引游客10萬余人,簽訂產業訂單26個。
“不僅風箏不愁賣了,游客還特別多。那時候家家戶戶不僅扎起風箏,還開了農家樂,村里人都說風箏是生財寶,風箏節是聚寶盆!”趙興華說。
此后,第什里村連續舉辦了3次風箏節和風箏錦標賽。以風箏為載體,一條“體育+旅游+文化+生態”產業鏈條慢慢形成。近年來,調河頭鄉以第什里村為中心,打造特色小鎮,推動風箏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第什里村年產風箏20萬只,產值240萬元,帶動加工戶200多戶,從業人員700余人??恐L箏,第什里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
“大家都知道相聲有四門功課‘說、學、逗、唱’,那風箏的四門功課‘扎、糊、繪、放’大家了解嗎?”在第什里宗華風箏加工廠的風箏制作體驗館內,“90后”姑娘趙艷芳正帶領游客體驗傳統風箏的制作過程。
2017年,在外工作多年的大學畢業生趙艷芳萌生了借助互聯網延伸風箏產業鏈的想法,毅然決定回鄉發展。通過增加網絡宣傳、拓展銷售渠道、拓寬產品種類,幾年下來,她的“風箏小院”不僅可以網絡定制風箏,還能全流程體驗風箏的扎制、繪畫、裱糊、組裝,DIY以風箏為主題的擺件、發卡、胸針、手鏈等。
“在制作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放飛自己親手做的風箏,這種體驗游客非常喜歡。”趙艷芳說,不少外地游客專門預約過來體驗,臨走時還要帶幾只風箏回去。去年一年,她管理的風箏加工廠和體驗館流水達到20多萬元,帶動了30多名加工戶增收。
借助新思維、新模式發展新業態,傳統的風箏產業正煥發出新的活力。
“下個月,我們準備開展一期以風箏文化為主題的漢服雅集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感受第什里風箏的魅力,提升第什里風箏的文化影響力。”趙艷芳相信,在互聯網這根全新的“風箏線”的牽引下,未來第什里的風箏將越飛越高,日子也會越過越好?。ê颖比請笥浾?霍相博 通訊員 周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