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弘揚人民教師高尚師德,激勵廣大教師忠實履行教育職責,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近日,河北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河北省教書育人楷模推選工作。經逐級申報、專家評選委員會評議和公示,推選出10位“河北省教書育人楷模”:
袁雅冬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教授
王金湖 滄州市黃驊市南排河鎮中心學校校長
白玉國 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土門子鎮總校架子山教學點教師
夏 強 石家莊市裕華區第四十四中學校長
劣雅麗 張家口市職教中心教師
邊蜀剛 保定市高陽縣晉莊鎮晉莊中學教師
馬 用 辛集市第二實驗學校教師
宋風云 邯鄲市肥鄉區明德小學教師
許海元 河北經貿大學教授
薛麗敏 石家莊市晉州市第一中學教師
【獲獎教師事跡】
袁雅冬,女,漢族,1962年11月生,中國共產黨黨員,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大內科主任、內科學教研室主任、呼吸與危重癥醫學二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常委、河北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前主委、河北省醫師協會呼吸分會前會長、京津冀呼吸醫師聯盟第一屆理事會輪值會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國家重癥巡查組專家,河北支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副書記。先后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先鋒”“河北抗疫最美醫生”“首屆百名全國住院醫師心中好老師”“第七屆中國呼吸醫師獎”等榮譽稱號。
王金湖 ,男,漢族,1968年10月生,中共黨員,黃驊市南排河鎮中心學校校長。他扎根教育33年,從黃驊港到歧口河,他滿擁著教育情懷,一路身影,足跡踏邊這一條海岸線。他以“慢”教育教誨師生,耐心輔導,匠心教研,以他的品行感染師生,教出三代人,教育思想浸遍漁區。他篤志教改,力推“15—10—15”高效課堂,完成了《大歧口》《走進渤海剪紙藝術》校本課程,《美麗家鄉•南排河》園本教材在漁區婦孺皆知。他不讓一名學生受冷落,不讓一名教師心冷,不讓一個家庭失去孩子接受公平教育的機會,鄉村間總能流傳著他的故事,是一名扎根鄉間、有著“紅荊條”精神、情愫海堡的教育人。
白玉國,男,滿族,1976年12月生,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土門子鎮總校架子山教學點教師。他獨自一人扎根偏遠山區教學點22年,為了山里孩子改變命運的夢想,他舍棄了愛情并毅然把家安在大山里。為了孩子們得到良好教育,他強迫自己成了一名全科教師。在他的努力和堅守下,他所在的教學點面貌和教學條件得以極大改善,所帶班級成績屢次在全鎮教學質量檢測中名列前茅。先后榮獲河北省“最美教師”“河北好人”、全國“最美教師”等榮譽,事跡先后被《人民日報》《河北日報》、河北電視臺以及中新網等諸多媒體宣傳報道。
夏強,男,漢族,1962年1月生,中共黨員,石家莊市第四十四中學校長。他在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支教兩年半,將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愛心傾注到少數民族孩子身上,突出的業績受到自治區政府獎勵。他在石家莊市第四十中學工作26年,將其打造成為全市家長和學子們向往的名優學校;到市郊的第四十四中學擔任校長,把一所位于城鄉接合部的新建校、合并校、薄弱校打造成為河北省示范校高中、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他堅守教育本真,構建特色成“人”體系,開展智慧教育、詩性教育、科技教育、非遺傳承等。2011年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舉辦了“人民教育家論壇——夏強教育思想研討會”,主持課題成果獲得河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劣雅麗,女,漢族,1970年2月生,中共黨員,張家口市職教中心教師,省“特級教師”、省“教學名師”、省“骨干教師”、省“三三三人才”第二層次人選。從教28年來,多次推辭掉行政職務,始終扎根教書育人第一線。她教書育人并重,愛生如子,敬業精業,立足職業教育實際,針對中職學生特點,不斷鉆研教學改革,同時緊跟時代精神,挖掘語文教學的思政育人功能,所帶班畢業生涌現出大批各行各業技術能手、勞動模范,所教學生以較高的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受到高等院校和用人單位的好評。她在課堂中,在學校德育大講堂中,創新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創新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影響力強,意義深遠。
邊蜀剛,男,漢族,1978年1月生,中共黨員,保定市高陽縣晉莊鎮晉莊中學教師。他扎根偏遠鄉村23年,用愛心滋潤每位學生的心田,多年來轉化了一大批連家長都束手無策的網絡迷戀者。他曾主動放棄進城工作的好機會,堅守在農村教育的熱土上奉獻著青春;他曾身患重病仍然堅持工作,腰里裹著紗布,一瘸一拐地堅持上班并擔任班主任。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河北省優秀鄉村教師”“河北省優秀教師”“河北省中小學優秀班主任”“河北省師德標兵”等榮譽。
馬用,男,漢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辛集市第二實驗學校乒乓球體育教師。從教34年來,一直堅持在教學一線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在常年的乒乓球訓練中,他歸納出了一套科學、先進、完善的乒乓球訓練方法,集科學性、系統性和趣味性于一體,提高學生的訓練質量,培養意志品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河北、八一、天津、湖南等省市球隊,上海交大、北京郵電、天津科技等高校,新加坡、波蘭、法國、意大利等俱樂部,都有他的學生,有的還擔任了比利時、日本等國家隊教練。多年來,他帶領學生們榮獲了多個國家級、省級比賽的冠軍,榮獲了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頒發的“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
宋風云,女,漢族,1966年8月出生,邯鄲市肥鄉區明德小學教師。從事小學教學35年,她以生為本、服務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她帶領教師編印了《朝讀夕誦》校本課程,積極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和教育。在語文課程改革上進行了大膽探索,讓課外閱讀課內化,課外閱讀課程化,對語文教材進行大膽整合,把節省的時間進行大量閱讀,較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曾獲全國模范教師、河北省模范教師,當選河北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許海元,男,漢族,1971年3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經貿大學教授。從教二十六載,他始終以學生卓越成長為自己不懈努力的方向,善于將專業知識傳授、思想困惑解難、學術素養培育、職業生涯輔導有機融合,是校園里出了名的育人行家里手。他時時刻刻把讓學生成才這個責任扛在肩上,做學生的榜樣,跟學生一起成長;他把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堂教學當作自己應有的使命和責任擔當,正確把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并及時將其融入專業課教學。先后榮獲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是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薛麗敏,女,漢族,1974年8月出生,晉州市第一中學教師。她把育人放在首位,開展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讓學生成長、成才。她“以愛動其心”,搭起師生心靈互動的橋梁,曾夜間送生病學生住院并陪床護理、包生日餃子給學生祝福、熬制冰糖梨水預防流感、捐助喪父學生2000元、幫助離家出走的學生走出心理困境、讓不自律的同學規范行為,帶出一個個優秀班集體。曾獲“第三屆全國優秀教師50強”“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