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路
——河北凝心聚力決勝全面小康紀實
巍巍太行,莽莽群山,離天三尺三。
劈山開路,勇往直前,九十九道彎。
2018年底,全長680公里的太行山高速公路通車運營。它途經張家口、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5市19個縣(市、區),穿越河北省太行山最集中的貧困地區,覆蓋740萬山區群眾,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加快了革命老區、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步伐。
千里大道,縱貫太行,讓山不再高、水不再遠,打開希望之門,鋪就小康之路。
放眼全省,隨著一個個發展的短板被拉長,河北百姓紛紛踏上小康生活的“高速路”。
經歷不懈跋涉與求索,穿越無數艱辛與坎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河北省委、省政府帶領7590萬燕趙兒女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邁進。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2年的歲尾寒冬,習近平總書記踏雪來到阜平縣駱駝灣村和顧家臺村,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號角由此吹響。其時,河北尚有62個貧困縣、694萬貧困人口。
古有愚公移太行,今有壯志拔窮根。牢記總書記囑托,七年多來,河北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一項項精準之策在燕趙大地落地生根,奮力書寫著中國脫貧故事的河北篇章。
作為我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主戰場,燕山—太行山和黑龍港流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環首都扶貧攻堅示范區,決戰脫貧攻堅的號子分外嘹亮,貧困群眾過上了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幸福生活。
——在壩上地區,光伏電池板像一大片“鐵桿莊稼”向陽而立。剛剛清洗完光伏板的張北縣德勝村村民陸金旺,額頭汗珠涔涔,臉上卻笑意滿滿。
跟太陽“結親”,光伏板上生“金”。如今,靠著侍弄“鐵桿莊稼”,50多歲的陸金旺守著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再加上流轉土地的租金,一年便能收入1.3萬余元。
臨城縣在綠嶺核桃小鎮舉辦以“慶豐收·奔小康”為主題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農民在表演扇子舞《火火的中國夢》。(本資料圖)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 攝
——在太行山上,一處農家樂坐滿了來自遠方的客人。看著店里升騰起的煙火氣,井陘縣于家村村民李秀英笑靨如花。
被網友稱為井陘太行“天路”的旅游環路建成后,李秀英家隱于山中的農家樂一路“火”到了城里,節假日人多的時候,一天便能收入2000余元。
——在黑龍港流域,淘寶“旺旺”叮咚響,家家戶戶發貨忙。瀏覽著電腦上一條條成交的信息,平鄉縣艾村村民王亞琳笑臉盈盈。
三大運營商寬帶進村入戶,電力線路改造提升,快遞服務站移步即是,各項服務保障暢通無阻,讓王亞琳擴大規模的信心越來越足。艾村這個貧困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中國淘寶村”。
笑,是人類最美的表情之一。腰包鼓起來,笑容掛上來,幸福溢出來。脫貧群眾一張張笑臉,成為小康路上最美的風景。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標志性指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念茲在茲,唯此為大。
我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各級黨委、政府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以上率下,既掛帥又出征。
翻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近年來的調研記錄,扶貧開發工作是重中之重。僅在2019年,他們先后40余次深入貧困縣調研檢查主題教育開展和扶貧脫貧工作情況,并就發現的搬遷群眾后續扶持等10個問題,進行現場研究和跟蹤督辦。
今年4月11日至13日,王東峰到張家口市調研,首先來到涿鹿縣謝家堡鄉南將石村聽取當地文玩核桃樹種植和產業發展情況。在這里,他還巧遇接替李保國教授來此開展技術指導的郭素萍。他親切鼓勵道:“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主動走出科研院所,服務貧困地區,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關鍵。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實施產業就業扶貧,增強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我省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起來,大力實施特色種養業、特色林業、鄉村旅游、電商扶貧、光伏扶貧、家庭手工業等6大特色產業扶貧工程,讓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2015年以來,全省貧困村共實施產業扶貧入戶項目5.3萬個,實現產業扶貧項目貧困戶全覆蓋。僅在2019年,河北實施就業扶貧項目8562個,累計幫扶28.33萬貧困勞動力就業;45個國定貧困及片區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
2020年,河北開年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等13個縣和涿鹿縣趙家蓬區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全省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74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歷史上首次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站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省上下科學謀劃,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交接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力棒”,乘勢而上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打牢高質量脫貧攻堅“基礎版”,啟動鄉村振興“升級版”。在河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圖景正徐徐鋪展。
辦實民生事推高小康溫度
唐山市祥富里社區的居民們揮毫潑墨,寫對幸福生活的贊美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本報資料圖)河北日報記者 張昊 攝
“住在祥富里,就是享福哩!咱們祥富里一天一個樣,真想讓總書記再來看看。”祥富里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林靜常常這樣說。
祥富里社區是唐山大地震后建設的第一批安居工程小區,2016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唐山時專門到這里看望居民。
因年代久遠,小區許多設施老舊落后、功能不全,2018年該小區列入唐山市首批老舊小區改造名單。改造后的祥富里社區統一規劃了停車位,更新了上下水、燃氣和熱力管道,增設了健身娛樂設施,加裝電梯也被提上日程。
“總書記到這里看望居民時曾親切地問‘大家幸福不幸福’,我想代表祥富里社區全體居民大聲回答:我們非常幸福!”陳林靜說得動情。
在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有序實施;在農村,改善人居環境步伐逐步加快。
前不久,秦皇島市撫寧區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區)”榮譽稱號。得知消息后,撫寧區三里楊莊村村民黨寶石打心眼兒里高興。在他家中,鋪著瓷磚的廁所亮亮堂堂,早已沒了農村茅房的影子。67歲的他原來每年才清掏一次旱廁,現在卻養成了每日清理的習慣。“廁所一改,生活更講究了!”黨寶石笑呵呵地說。
小廁所,大民生。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完成837萬座農村廁所改造,農村“廁所革命”取得明顯成效。
環境就是民生。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記掛在心上。近年來,我省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目標,重點實施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專項行動。2019年底,全省93.52%的村莊實現垃圾城鄉一體化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村達到2.07萬個;80%以上的村基本完成村莊清潔行動。
邯鄲市邯山區南堡鄉北寨張村坑塘治理后的美景。(本報資料圖)河北日報記者 杜柏樺 攝
民生小事,小康大事。
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滿意的事情抓起。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加快補齊民生短板,用心用情用力托舉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民生事”,在我省得到長足發展。
教育現代化進程加快推進——
近日,邢臺市襄都區由邢臺三中牽頭,成立三中教育集團,實現了優質師資在6所成員學校之間的共享,讓更多的孩子在家門口“有名師教”“能上好學”。
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到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我省進一步確立教育優先發展地位,各級各類教育投入大幅增長。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實現教育支出1544億元,較2018年同口徑增長11.8%,省以上財政投入教育專項資金286億元,同口徑增長9.2%。
醫療健康體系建設逐步健全——
身患肺腺癌的正定縣石家莊村村民趙康,原來每月要服用三盒吉非替尼,每盒2280元。自2019年7月1日起,全省公立醫院全部執行25種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政策,同樣的藥每盒僅490元,一個月便能為趙康節省5370元。
今年,25種藥品再次降價23.9%,大大降低了患者的醫藥費用。截至2019年12月底,我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6937.3萬人,比2018年增加23萬人。組建醫聯體255個,633家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實現一體化管理。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
尚義縣下馬圈鄉幸福互助院,街道平整,屋舍嶄新。116戶居民在這里安享晚年,他們都是全鄉雙低保戶、五保戶、特困戶、殘疾人中的無房戶或危房戶。
2019年,職工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待遇標準進一步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平均增長12.6%。今年,我省還將新(改)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點)400個,實現城鎮街道全覆蓋。
人民的向往,前進的方向。
我省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時刻把群眾困難和訴求記在心里,努力辦好各項民生事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運行造成巨大沖擊,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帶來新考驗。
越是危急越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
回應民生關切,保障民生基本運轉,省委、省政府從百姓最關切的問題入手,想實招、聚合力、抓到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近,哈爾濱工業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博士生龍騰心情不錯。7月16日,通過“云招聘”,他與坐落于石家莊市的中國電科54所簽訂了就業協議,預計明年1月份一畢業就能正式上崗。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就業均居首位。
沙河市曹章村的就業扶貧車間,村民在趕做訂單。沙河市在鄉鎮、村居發展就業扶貧車間,讓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脫貧致富。(本報資料圖)河北日報記者 杜柏樺 攝
一組數字溫暖人心: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83萬人,就業質量不斷提高。30條舉措促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建立重點企業用工調度和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保障機制,幫助1215.68萬名農民工返崗就業。全省失業保險基金用于穩就業支出14.13億元,惠及企業4.04萬家、職工295.24萬人。
疫情沖擊不可避免,攻堅克難事在人為,政府以“緊日子”換取百姓的“好日子”。1至6月,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7%,社保、衛生健康、城鄉社區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較好保障。
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一條條民生“幸福線”越抬越高——
養老金漲了!今年,我省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漲5%,惠及全省465萬退休人員;
衛生補助高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標準從69元提高到74元,新增資金全部落實到鄉村和城市社區。
實事辦到了百姓心坎上!截至6月底,我省20項民心工程總體進展順利,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1369個老舊小區全部開工改造;老舊管網改造完成896.9公里;建成128個便民市場、1377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河北正在一筆一畫全力繪制民生幸福新畫卷。
高質量發展夯實小康基礎
一溜白墻黑瓦、飛檐翹角的徽派小樓錯落有致,正定縣塔元莊村的美食一條街煞是好看,村民高陽的老湯養生館便坐落其間。“最近,村里正在建設新的產業項目,游覽項目越來越多,肯定能把美食街的人氣帶得更旺。”高陽信心十足。
高樓林立的塔元莊村。(本報資料圖)河北日報通訊員 武志偉 攝
塔元莊,是坐落在滹沱河北岸、有著500多戶人家的普通村莊。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這里考察,并為塔元莊指明了小康村建設的方向:把農業做成產業化,養老做成市場化,旅游做成規范化。
沃圃生(塔元莊)智慧農業園、美食一條街、木屋小鎮、水上嘉年華……按照總書記的指引,塔元莊持續增加富民產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建設小康村夯實基礎。2019年,村集體收入達到11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1萬元。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不斷校準著高質量發展的坐標。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全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河北的高質量發展提出更新考題。
如今,衡水市民劉錚越來越習慣這樣的“指尖”消費:國貨潮牌“下單包郵”,時尚需求即刻滿足;手指輕輕一劃,美食外賣、進口食品、老字號小吃應有盡有;飛機票、高鐵票一鍵下單,旅行“說走就走”……
小康生活的內涵,就在老百姓不斷改善的衣食住行中,就在每一步日新月異的發展里。
“劉錚們”一個個升級消費場景的背后,蘊含著個體生活改善與宏觀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大幅躍升的經濟實力為提速小康社會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數據是最有力的見證。全省生產總值由2010年的1800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5104億元,實際增長9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0428元增長到25665元,實際增長97%。
全面小康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協調發展。
我省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全面推進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南宮市以清理農村殘垣斷壁、拆除農村閑置破舊房屋為切入口,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小游園、小菜園、小果園,打造美麗鄉村新風景。 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 攝
小康路上,我們努力打造一個創新河北。
一項項切中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急需的科技成果,成為創新河北的最佳注腳,為全面小康注入強勁動力。數據顯示,1至5月,全省技術合同成交總額達到146.73億元,同比增長16.37%。
小康路上,我們加快建設一個美麗河北。
綠色發展、低碳發展,讓人們在享有豐富物質財富的同時,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今年1至6月,我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
小康路上,我們奮力推進一個文明河北。
近年來,我省持續加大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投入力度,推動全省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極大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其中,我省文化體育和傳媒財政支出逐年增長,從2011年50.45億元增長到2018年115.17億元。
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2020年,我們站在實現百年奮斗目標和千年小康夢想的歷史交匯點上,從太行腳下到渤海之濱,從壩上草原到冀南大地,從繁華城市到美麗鄉村,今日之河北,追夢步伐如此鏗鏘。
讓我們以志在必得的信心、爭分奪秒的狀態、攻堅克難的干勁,共襄全面小康的歷史盛事!(河北日報記者 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