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記者 路娟 高航 周亞彬 張晨光
老舊小區改造是涉及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數的德政工程。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2018年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此后連續兩年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全省20項民心工程。
今年全省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369個,計劃11月底前全部完成。截至目前,1369個老舊小區全部開工改造,完成投資23.8億元,占年計劃投資的55.6%,59個小區已完工。一棟棟老樓房舊貌換新顏,一張張滿意答卷交到了老百姓手里,越來越多的居民感受到“幸福來敲門”的喜悅。
美!小區環境大變樣
“多年前,棉三社區菜市場私搭亂建和占道經營現象嚴重,衛生狀況堪憂,噪音嚴重擾民……”說起改造前的棉三社區,王艷萍可是門兒清。
位于石家莊市長安區的棉三社區,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初。自15歲進入石家莊棉三紡織廠,79歲的王艷萍已經在棉三社區生活了64年。
棉三社區改造前后對比。長城網記者 周亞彬 攝
如今,改造后的棉三社區煥然一新:重新鋪設便道磚,更換公共樓道破損窗戶,集中拆除私設的地鎖,安裝門禁,統一更換了小房門,社區有了專業環衛公司,負責小區的衛生保潔、垃圾清運……
綠化的樹木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別致的社區街角公園,居民開窗可見綠、出門可踏青。居民在小區散步,處處鳥語花香,分外賞心悅目。
棉三小區整治后,墻體上增設帶有紡織元素的標語和圖案。長城網記者 周亞彬 攝
望著重新粉刷的磚紅色樓體外墻、干凈整潔的街道路面,王艷萍發自內心地高興:“我在棉三社區生活了60多年了,社區現在改造得這么好,每天的心情可好啦!”
改造的是環境,凝聚的是人心,喚起的是居民共建家園的熱情。
“小區環境變好了,人們的生活舒心了。居民不能再隨便傾倒垃圾,在小區環境保持方面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家住石家莊市長安區華平苑的李先生,如今看到小區里的垃圾都會主動撿起來,在一點一滴中傳遞著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文明新氣象。
老舊小區維護成本高,投入大、收益少,導致很多物業公司不愿意進駐。如何加強改造后的管理,石家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韓文海表示,通過加強黨建引領,引入“紅色物業”進駐管理服務,有效破解了老舊小區改造后的治理難題。
“紅色物業”就是以黨建為引領,搭建起物業、社區、居民之間的橋梁,既發揮物業服務功能,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物業服務企業打造成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
“目前,全市1951個老舊小區,通過打造‘紅色物業’承接老舊小區管理,物業服務企業已主動承接1361個老舊小區服務,物業管理覆蓋率由35%提高到69%,受惠群眾90萬余人。” 韓文海稱。
今年石家莊市確定改造老舊小區332個,建筑面積約555.8萬平方米,涉及14個縣(市、區),總投資金額將達到12.6億元。截至目前,332個老舊小區全部開工,預計10月底前全部完工。
爽!居民生活方便了
近年來,河北省部分小區由于年代久遠、基礎配套落后、設施老化失修等原因,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也影響著城市整體形象。
小區水管周周壞,每周都有小房被淹;水壓跟不上,常常洗著澡剛抹上沐浴露就沒水了;排水管都破了,一下大雨就積水,污水也跟著往外泛……這些都是邢臺市財滿園小區居民五六年前時常遇到的情形。
居民給記者介紹現在的用水情況。長城網記者 周亞彬 攝
因為這些事兒,這里的居民沒少找小區物業及相關政府部門。
“每次去都能聽到老百姓一肚子的抱怨。”因為水管經常破裂,邢臺水業集團橋東管網所所長石景文前幾年沒少往財滿園小區跑。“自從這個小區老舊管網改造后,我就沒再因為水管問題去過一次。”石景文說。
“管網改造了,水管不壞了,水流變大了,下雨再也不怕了!”這是財滿園小區居民自編的順口溜。
而在邢臺市邢鋼南社區,困擾該小區居民的問題則是燃氣管道老化。
說起那些年的做飯問題,劉香榮哭笑不得。劉香榮和老伴趙文生是邢鋼退休職工,在邢鋼南社區生活了三十年。“當時點火做飯都得有技巧,你得趕在別人之前用上火,晚了你就點不著了。”
自從燃氣管網改造后,劉香榮家的“火”便旺了起來。長城網記者 周亞彬 攝
在劉香榮家中,她給記者進行了演示,火一點就著,也不會再出現“斷氣”,也不用“搶氣”了。說起現在的情況,劉香榮露出了笑容。
據了解,河北省的老舊小區數量龐大,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小區改造需求也不同,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統一制發了《老舊小區改造征求意愿表》梳理了安全管理、居住功能提升、環境治理、后續管理等4個方面32類改造內容,征求居民改造意愿。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處長徐華忠表示,河北在全省范圍內以“菜單”方式為居民提供“點菜式”征求意愿服務,確保將居民“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訴求納入改造內容。同時,積極發動老舊小區居民全程參與小區改造,小區怎么改、改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
贊!老舊小區智慧化
讓“老”居民享受“新”生活,邯鄲正在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民心工程,讓越來越多居民的“愿景”變成“實景”。
“老舊小區改造必須用工匠精神,下繡花功夫,只有精雕細琢、精細打磨,才能讓破舊的小區重煥往日風采,融入現代化生活。”邯鄲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副局長李中華說。
邯鄲市五一八社區智慧小區運營中心。長城網記者 高航 攝
7月9日上午,河北省首家老舊小區改造智慧小區運營中心在邯鄲市五一八社區正式啟動。
運營中心負責人王俊康介紹,社區專門對全小區的居民健康情況建立健康檔案,為有慢性病的老人佩戴健康傳感器,被監控老人的心電圖、血壓、心率等可以直接顯示在運營中心的大屏幕上。“居民健康有問題的話,后臺醫生會第一時間發出警報,通知居民親屬。”
“我平時有心臟病,戴上這個挺好,不管家里有人沒人,只要有問題它就能幫你發出警報,既方便又安全。”71歲的社區居民趙振國高興地說。
邯鄲市五一八社區智慧小區運營中心服務平臺。長城網記者 高航 攝
五一八社區黨支部書記張彩棉告訴記者,“五一八社區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小區居住的80%以上是老年人,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見,正式引入智慧小區項目,開啟智慧消防、智慧醫療等便民服務,工作人員可以隨時監控小區各種情況。”
“老舊小區改造的精細化,不僅要體現在面子上,還要體現在里子上。我們將新理念、新技術應用到老舊小區改造中,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李中華表示,“目前所有小區改造都參照海綿城市標準建設,3個立體停車系統和30個智慧平安小區正在建設中,全面提升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隨著多種多樣智能元素的注入,一個個在時代變遷中逐漸“褪色”的老舊小區,正在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相關鏈接:
河北136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部開工 59個小區已完工
長城網訊(記者 劉夢妍)從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截止到2020年7月15日,列入今年計劃的136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經全部開工,開工率100%,其中,59個小區已完工。
資料圖。
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據了解,老舊小區改造內容主要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3類,主要對市政配套基礎設施、環境及配套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進行改造,滿足居民需要,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邯鄲市首家“社區書店”在石化小區。長城網記者 郭洪杰 攝
河北省的老舊小區數量龐大,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小區改造需求也不同。河北省各地因地制宜,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其中,邯鄲市按照“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的總體原則,充分挖掘提煉小區的文化主題、精神內核,使其既有顏值、又有味道。以邯鄲市中煤69處小區為例,該小區依托院內廢棄的老水塔,收集國內老水塔歷史,打造記憶游園,留住城市里的“鄉愁”。老舊小區整體改造把握“精心、精細、精致、精美”四條原則,既好看、又好用,改造效果得到了居民的廣泛好評?! ?/p>
老舊小區改造是個系統工程,改造完成后,還面臨后續維護問題。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鼓勵各地理順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機制,推進長效治理,大力推廣“紅色物業”模式。目前,石家莊市1951個老舊小區,通過打造“紅色物業”承接老舊小區管理,物業服務企業已主動承接1361個老舊小區服務,物業管理覆蓋率由35%提高到69%,受惠群眾90萬余人。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將積極構建政府和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機制,共同推進社區治理現代化。
石家莊“紅色物業”走出老舊小區治理新路徑
長城網訊(記者 馬靜 康義涵 張藝萌)“自從引進了紅色物業,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化忒大了!”說起小區的變化,石家莊市裕華區東苑街道十二化建社區居民鄭憲良“變身”導游,領著記者把整個社區逛了一圈。
十二化建小區內車輛停放整齊。長城網記者 馬靜 攝
鄭憲良所說的“紅色物業”就是把基層黨建工作與社區物業有機融合,把社區物業服務企業打造成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平臺,把社區物業服務人員打造成黨的工作隊伍,能夠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走進十二化建社區,寬敞干凈的道路和整齊劃一的停車位,讓人眼前一亮。入口處主干道,懸掛的彩旗迎風飄揚;路兩側分設有隔離樁,地上用黃油漆注明“消防通道嚴禁占用”;主路一側墻上是一排紅色宣傳櫥窗,櫥窗里圖文并茂地介紹著小區的基本情況、紅色物業、硬件升級、好人榜等,小區環境讓人賞心悅目。
但是幾年前,十二化建社區遠不是這個樣子。十二化建宿舍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初,小區內基礎設施落后,管理服務缺位,“私搭亂建”嚴重,環境極其混亂。
說起社區的變化,十二化建社區第一書記陳萍打開了話匣子。據陳萍介紹,2015年,一家物業公司接管了社區的服務,但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和居民之間也有矛盾,這使得小區內的管理日漸粗疏。2018年底,該物業公司退出小區,小區一度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態。2019年8月份,十二化建在創衛、創城工作以及老舊小區改造的基礎上,進一步引進“紅色物業”。
十二化建小區西門。長城網記者 康義涵 攝
河北盛安物業進駐十二化建社區后,立即從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著手進行改造。從無人管理的臟亂差小區,到如今干凈漂亮的黨建模范社區,十二化建宿舍發生的一系列喜人變化讓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近年來,石家莊市把加強老舊小區治理作為民生實事,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石家莊市場化物業管理老舊小區從684個增加到1361個,增加了677個,市場化老舊小區覆蓋率從35%上升到70%。312個社區保障型小區和79個無人管理老舊小區全部清零。今年6月底,石家莊市實現了“紅色物業”城市社區全覆蓋。
老人坐在小區內新安裝的便民椅上休閑。長城網記者 康義涵 攝
石家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楊少偉說:“經過一年多的‘紅色物業’創建工作,居民生活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物業行業管理發生了質的變化,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紅色物業’成為城市基層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建立起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居委會、業委會、物委會、物業企業共同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
楊少偉表示,下一步,石家莊將圍繞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推進“紅色物業”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鞏固提升“紅色物業”成效,進一步推動以“評”促提升,通過開展物業企業服務能力評價,不斷提高“紅色物業”服務能力。同時,持續跟進扶持政策,支持物業企業健康有序發展,通過建立物業行業黨委,實現物業行業自律,通過紅色物業”讓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實惠。
【短評】以“新”換“心” 做好做實老舊小區改造大文章
長城網評論員 蘆靜
坑洼的路面、缺失的路燈、老化的管線、被私搭亂建侵占的消防通道等“舊貌”一去不返,換來了平整的路面、有序的停車位、齊全的配套基礎設施等“新顏”……老舊小區發生的這些變化令人欣慰。
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老舊小區改造既牽涉到廣大居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廣大居民的熱切期盼。改什么?怎么改?錢哪來?效果如何?圍繞這些居民普遍關注的“熱詞”,河北省各地從安全設施、服務設施、公共設施和外部環境等多方面進行“量體裁衣”,“改”出了實效。“面子”“里子”兩手抓的以“新”換“心”,也凸顯了城市管理和服務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讓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愈加熠熠生輝。
老舊小區改造,利在當下,計在長遠。繼續在老舊小區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方面提檔升級,充分調動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等多方主體共謀共建共管共享,只有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烙下鮮明的民生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