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鄭世繁 吳紹冰 吳新光)7月22日下午,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察北管理區宇宙營鄉朱家營村的青燕麥地里,綠色的“草海”隨風起伏,蔚為壯觀。
“以前當地老百姓種胡麻、土豆,土地退化嚴重。今年,我們流轉土地種了飼草,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察北管理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草科工作人員閆飛告訴記者,這種“天蒼蒼,草茫茫”的景象,是張家口市大力推廣休耕種草帶來的變化。
塞北管理區改種的1萬畝水飛薊,長勢良好。 長城網記者 吳新光 攝
“張家口今年推進180萬畝耕地休耕種草,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張家口市的生態優勢,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把生態優勢轉化成發展強勢。”張家口市林業和草原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武云峰告訴記者,通過實施休耕種草,壩上地區原來種植莜麥、土豆的旱地,如今種上了水飛薊、黃芪、黃芩等中藥材,以及青燕麥、苜蓿、披堿草等優質牧草,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候鳥常棲察北管理區羅平湖自然濕地。 長城網記者 吳新光 攝
草原生態的有效恢復,帶來的是“草長鶯飛”的巨變——
“察北管理區羅平湖自然濕地,周邊是大片的天然草原。通過我們對羅平湖濕地及周邊草原的保護,這里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鳥與人類和諧共處。”察北管理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草科科長劉洋介紹說,這片濕地每年候鳥遷徙季節,會迎來成群遷徙的候鳥,部分候鳥還把這里作為繁殖地,在此撫育“寶寶”。
察北管理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在察看青燕麥長勢。 長城網記者 鄭世繁 攝
對于草原生態環境的改善,張家口市塞北管理區工委書記白建軍感觸頗深:以前風沙天氣很多,現在花田草海、空氣清新,每天都像生活在氧吧中。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休耕種草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態效益,還有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壩上各縣區種植的青燕麥、苜蓿等飼草,大多與君樂寶旗幟乳業、現代牧業、蒙牛等簽訂了訂單。
沽源縣閃電河濕地公園的絕美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北京游客。 長城網記者 吳新光 攝
“我們現在通過人工干預推廣多年生牧草和中藥材,不僅有效壓采了地下水,而且比之前旱地種莜麥、胡麻、土豆的效益要高。”塞北林場榆樹溝分場場長劉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來一畝旱地年均收益二三百元,現在種黃芩,3年打籽、5年成熟,每畝地收益在5000元左右,折合年均收益1000元左右。
張北縣盛葳草業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韓玉心中也有一本賬:“我們經過土地整理,機播披堿草、老芒麥,一畝地預計能收干牧草1200—1300斤,每斤能賣1塊錢。”
“草園牧歌”大美畫卷正在張北地區徐徐鋪展。 長城網記者 鄭世繁 攝
“草園牧歌”大美畫卷正在張北地區徐徐鋪展。 長城網記者 吳新光 攝
而塞北管理區已經做起了草業延鏈的文章。“目前,我們同國藥集團、三九藥業正在洽談中草藥深加工事宜,計劃建設一個中藥飲片廠。同時,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在大草原中散布建設三四個牧莊,發展旅游產業,滿足北京等地高端人群需求。”白建軍告訴記者,以草業產業為核心,塞北管理區未來幾年可以形成乳業產業鏈、薯業產業鏈、糞污綜合利用產業鏈、旅游產業鏈,各產業之間環環相扣、融合發展。
蔚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綠綠的草地,絢爛的野花,肥碩的牛羊,幸福的笑臉——一幅“草園牧歌”大美畫卷正在張北地區徐徐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