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信賀寧 王守一)搬進戶村社區的新家后,連俊廣的生活變得簡單多了:白天在密植梨扶貧產業園里“伺候”梨樹苗,晚上到社區的小廣場上遛彎兒,順便拍一拍鄰居大姐們跳廣場舞的視頻,發上幾條抖音。
“跟以前比,幸福感真的提升了!”連俊廣沒想到,在外打工漂泊了十幾年,現在乘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東風”,不僅住進了寬敞舒適的新家,還能在家門口創業干事。
連俊廣夫婦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 王守一 攝
連俊廣是魏縣前大磨鄉任戶村易地扶貧搬遷戶。“十三五”期間,該縣緊抓政策機遇,將漳河河堤內飽受水患威脅的12個村莊、2萬余人,納入易地扶貧搬遷規劃,任戶村就在其中。
“家搬走了,村里的地怎么辦?”起初,連俊廣和其他村民一樣,心里犯著嘀咕。但魏縣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里的一條關鍵信息,打消了他的疑慮: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在每個安置社區因地制宜發展密植梨、蔬菜、香菇等農業園區,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連俊廣很快明白,搬出大堤不僅能改善全村人長久以來的居住環境,還能讓村民獲得更多就業機會,提高家庭收入。
密植梨扶貧產業園里的梨樹明年就能掛果。 記者 信賀寧 攝
為帶領村民共同致富,連俊廣決心從外地返回家鄉,留在家里發展。2018年7月,他率先在任戶村建起230畝密植梨扶貧產業園,采取“合作社+村委會+貧困戶”的模式,大力發展密植梨產業,同時帶動本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周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43戶增收致富。
園區共有新梨7號、紅香酥、皇冠、玉露香等5個梨樹品種,當下正是為梨樹苗除草、澆水、綁枝、預防蟲害的時節,大家每天在產業園里忙得不亦樂乎。“梨樹明年就掛果了,大家都盼著呢!”連俊廣高興地說。
針對新建成的農業園區,魏縣還規劃了旅游觀光的發展路線。前大磨鄉鄉長樊永鋒介紹,按照“社區、園區、景區”三區同建的目標,戶村社區正大力發展梨花觀賞和鮮果采摘旅游,規劃建設現代農業觀光科技園、鄉村風情游、幸福移民小鎮等項目,確保搬遷群眾通過就業增收,走上致富路。
住進了舒心的房子,過上了有奔頭的日子,連俊廣的心就像成長中的梨樹苗一樣,越扎越穩、越來越堅定。如今,他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踏踏實實在家發展,種好密植梨,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