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王守一 信賀寧)“陳局長來啦,快進屋歇著。”
“搬到這兒,覺得住得咋樣?”
“比原來老家可強得多!”
“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破窩’,咱是從破窩搬到新窩啦,這是好事,是不是?”
“是是是,這屋里還帶著天然氣,做飯取暖可方便了。”
……
這段對話,來自于邯鄲市魏縣易地扶貧搬遷包聯干部陳瑞鋒和沙口集鄉大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栗培俊。對栗培俊來說,這樣的聊天氣氛簡直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從舊家搬進新家這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時常有基層干部來家里講政策、問需求、聊變化。
栗培俊和包聯干部陳瑞鋒聊起搬遷后的生活變化。 記者 王守一 攝
由于在該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縣農業農村局對口包聯栗培俊所住的大屯村,搬遷前后,陳瑞鋒帶領13名包聯干部進村入戶、忙前忙后,所以村民對他們都很熟悉。
陳瑞鋒介紹,包聯干部進村后,率先制作了易地扶貧搬遷相關政策的宣傳錄音,利用宣傳車在村里循環流動播放,幫助老百姓理解政策。在實際搬遷過程中,幫助村民協調解決搬家、拆遷、裝修等遇到的各方面實際困難。截至目前,全村舊房已全部拆除完成,群眾入住新房的滿意度較高。
“關鍵是感謝黨的政策好,全是托黨的福啦!”聊天中,栗培俊反復強調了這句話。
說起新家的居住條件,栗培俊滿臉笑容。 記者 王守一 攝
在推進群眾搬遷入住和拆舊復墾工作過程中,魏縣建立健全包聯幫扶機制,自4月中旬開始,實行4個縣級干部包鄉、11個縣直部門包村、300名單位干部包戶的三級包聯責任制,包聯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村入戶,幫助群眾加快裝修入住進度和舊房拆除進度,實行入住一戶、拆除一戶。
為讓搬遷群眾住進滿意的新房,在社區安置房的前期設計上,該縣堅持“能集中不分散”,照顧到農民生產生活習慣,規劃設計了具有江南水鄉風格的連排庭院住宅,同時配建部分多層樓房,滿足老中青不同安置戶的居住需求。同時,采取并聯推進機制,將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任務分解到各責任部門,交通部門負責對外主干道建設,水利部門負責供水管網建設,電力部門負責電力線路建設等,確保了搬遷安置工程整體高效率、高質量建設,極大地改善了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