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鄭建衛 通訊員 李增彬 曾慶偉)5月22日至24日,記者在雄安新區“四縱三橫”區域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一橫”——榮烏高速新線項目工地采訪,眼前塔吊林立、耳畔機器轟鳴。
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 鄭建衛 攝
這里首次采用“代建+監理”一體化管理新模式、首次采用橋梁整體裝配式施工新工藝、首次采用“云服務”全過程數字監管平臺新技術……作為響應雄安新區打造創新發展示范區的要求,踐行“十三五”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重點工程,榮烏高速新線實現建設關鍵環節的創新突破,成為綠色雄安的智慧工程、面向未來的創新之路。
創新實驗場
5月18日,榮烏高速新線ZT9標段遇到了一個問題:施工中要挖一個臨時坑,按照設計圖中標明的面積,有關部門預先已經征了地。但在實際施工中,坑壁不可能垂直,坑口的實際面積超出預征地的面積,由于未對超出面積的土地進行補償,造成項目無法施工。
全裝配式橋梁施工現場。 鄭建衛 攝
“按照以往的解決方式,我們要找駐地辦、駐地辦報告給總監辦、總監辦聯系業主,業主再與地方政府溝通進行協調補償,這一套程序下來,可能需要三五天,而這個項目的工期相當緊,一天都耽誤不起。”ZT9標段總工程師宋宣茂5月22日在施工現場對記者說,“現在不一樣了,榮烏高速新線實行‘代建+監理’一體化管理,項目法人河北雄安榮烏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與‘代建+監理’中標單位河北省交通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融合,共同行使業主、總監辦、駐地辦的所有職能,只用一個下午就協調好了相關手續,繼續開始正常施工了。”
箱梁移動底座新工藝。 鄭建衛 攝
河北雄安榮烏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祥說:“‘代建+監理’一體化建設管理模式是將項目法人與代建、監理的職能進行整合,組成一個統一決策、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的項目建設工程管理體系,規避職能交叉,大大簡化工作流程,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項目辦主任竇世昌介紹,“目前項目業主方和‘代建+監理’項目辦人員共有160多人,而按照傳統模式,建設一條同等規模的高速公路,需要近300人,‘代建+監理’一體化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在管理效率和投資效益上的優越性。”
ZT9標段的箱梁移動底座工藝,實現了混凝土箱梁澆筑養生的流水線作業,一條生產線相當于傳統工藝的4條生產線;ZT6標段的灌注樁智能壓漿新工藝,可以把橋墩下的混凝土樁從傳統工藝的50米縮短到新工藝下的35米,一根樁的建造成本能節省3-5萬元。
不同的標段,分別進行著不同的創新實驗,榮烏高速新線就是一個創新實驗場。
智慧樣板路
5月24日上午,榮烏高速新線項目辦信息中心的崔宇鵬在辦公室的電腦上打開“工程建設管理一體化平臺”,出現一個有各種圖形的界面。“圖形顯示的是橋梁、路基及路面各個標段總投資額度,數據會實時進行抽取更新。”崔宇鵬說,“從中可以看到項目實時進展情況。”
焊接機器人。 鄭建衛 攝
崔宇鵬又點擊了一下,畫面顯示出一組實驗室的縮略圖,點擊其中的一個圖片,畫面放大,可以看出是一個混凝土養生實驗室。“在這里能看到各標段實驗室的相關數據,及時了解實驗室員工的工作情況及設備保養情況,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性。”
工程部的白志軍也在手機上打開“榮烏智建云服”APP,點擊了其中的一個質量檢查報告,“這是ZT9標的鋼筋籠質量檢查報告,檢查時間是5月11日,現場檢查員叫趙江偉,這個表格是現場檢測數據與設計數據,每一項的合格率都是100%。”白志軍說。他又點開了一張照片,顯示的是用卷尺在測量鋼筋籠,白志軍說:“這是趙江偉在檢測現場的照片,照片的左下方顯示檢測員姓名、拍攝地點經緯度、拍攝時間,只有在現場上傳了照片檢測數據才能形成電子檔案,這樣確保監理工作更可控、數據更真實。”
焊接機器人的焊接質量賽過老師傅。 鄭建衛 攝
榮烏高速新線是雄安新區高速公路建設中,首次采用“智慧建設監管云服務平臺”進行管理的項目,實現了數據的可視化查詢、分析和使用,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5月24日,在ZT10標段混凝土拌合站,有多半個足球場大的料場里分門別類堆放著各種砂石料,幾個4-5層樓高的圓筒形攪拌桶,把各種砂石水泥及外加劑按一定配比,攪拌成混凝土,由工程車輛運送到施工工地。標段黨支部書記、總工程師段長高,指著高高房頂上正在噴霧的噴頭說:“這些噴頭是和周邊PM2.5檢測探頭互聯的,一旦探頭檢測到空氣中污染物上升到一定程度,就會啟動噴霧頭,自動進行噴霧除塵,確保拌合站生產過程符合環保要求。”
混凝土拌合站料場的自動噴頭。 鄭建衛 攝
榮烏高速新線在預制場、拌合場、儲料棚、主要施工便道等重點區域都設置了環保監測自動預警裝置,對粉塵、噪聲、環境溫濕度、風速、風向等環境敏感因素進行實時監測并將數據傳至管理平臺,當監測指標超標系統會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最大限度保證施工現場環境質量,創造綠色環保的施工氛圍。
項目辦總工王立法介紹,榮烏高速新線還將采用北斗3D攤鋪控制系統,對攤鋪機進行毫米級定位,同時配備高精度激光測高系統,實時采集和監控攤鋪機攤鋪速度、攤鋪軌跡并傳入平臺進行處理,以此修正控制攤鋪機,實現自動化控制、智能化攤鋪。
施工便道智能噴淋系統 鄭建衛 攝
通過互聯網、大數據與項目管理深度融合,實現高速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施工要素和過程管理的信息化、風險管控的精細化、基礎設施安全監測的智能化,實現項目智能建造,使榮烏高速新線成為了綠色雄安的智慧工程樣板路。
效率里程碑
“我們采用全裝配式施工工藝,建造這座3678米的橋梁,可節約工期3個月”。5月22日,ZT6標段項目總工程師馬小龍對記者說。當天下午3時左右,在ZT6標段施工現場,2臺輪式起重機吊起一個直徑1米、長度9米多的預制水泥管(橋墩的立柱),把水泥管下面20根直徑2.2厘米的鋼筋,準確插入預制混凝土底座上的20個洞中,然后通過預埋的波紋管壓入水泥漿,把立柱和底座融合在一起,前后用時不過30分鐘。
灌注樁智能壓漿新工藝。 鄭建衛 攝
“我們今天已經安裝了6根立柱,正常情況下一天可以安裝10根,而采用過去現場澆筑的施工工藝,建造一根立柱就需要7-10天。”馬小龍對記者說,他們建造的是河北省第一座全裝配式公路橋,“施工現場的橋梁構件是由工廠預制、運輸而來的半成品,在現場對預制構件做一定處理后,將其進行組裝,因而施工速度顯著加快。”
5月24日,在ZT10標涵洞施工現場,涵洞液壓式整體組合移動模板車正在緊張作業。該標段總工程師段長高說:“這是我們在山區隧道施工中使用的設備,第一次在雄安新區高速路網建設中亮相。與傳統的拼裝組合模板相比,模板車拼裝一次成型、循環使用、周轉便捷,大大減少了鋼管支架的搭設量。正在建造的涵洞長72米,液壓式整體組合移動模板車60天可以完工,而使用傳統設備則需要95天。”
涵洞液壓式整體組合移動模板車正在緊張作業。 鄭建衛 攝
河北省政府于2月25日召開了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重點項目建設勞動競賽暨全省公路建設動員電視電話會議,確定了榮烏新線和京德高速一期工程2020年底路基、橋梁主體工程完工的年度勞動競賽目標。
5月25日,河北交通投資集團公司、河北雄安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召開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建設“大干120天”階段性(3-4月)勞動競賽總結表彰大會,河北交投董事長王國清說: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重點項目正在創造出河北高速公路建設史上三個“最快”紀錄,即征地拆遷最快、復工復產最快和工程進度最快。
第一階段“大干120天”勞動競賽從3月1日起至6月30日結束。活動開展以來,榮烏高速公路共完成投資19.85億元,完成競賽目標30.22億元的65.7%;超額完成半程目標。
“代建+監理”中標單位河北省交通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宏軍說,“榮烏高速新線工期緊、任務重、標準高,我們通過大量采用新模式、新工藝、新設備的方式,力爭把被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確保2020年底前全線主體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