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范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6月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并強調,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筑牢筑實隔離墻,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作為全國兩會之后,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首個座談會,意義非同尋常。
鐘南山、童朝暉、張伯禮、李松等專家學者,以專業眼光、專業水準,就完善我國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體系、提高醫療救治水平、完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等提出了重要專業意見及建議。
總書記在座談會上與每一位發言專家學者交流,深入了解情況,既肯定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成果,又為中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每一個重要論斷都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
作為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是須臾不可放松的大事。
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堅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前所未有調集全國資源開展大規模救治。從出生不久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
完善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是總書記常常記掛在心頭的大事。總書記就“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多次發表重要講話。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全面提升”的改革方向和“創新醫防協同機制”等8個“機制”,守護人民的健康。
實踐證明,只有正視存在的問題,加大改革力度,通過機制體制的變革,補上短板、堵上漏洞、強上弱項,才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這正是此座談會召開的主要目的所在。
這次座談會,瞄準全局性、長遠性、系統性,從預防到預警、從法律法規到生活習慣方方面面有了更進一步說明。
“要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理順體制機制、明確功能定位、提升專業能力,讓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發揮更大作用。”“要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要有針對性地推進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等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改善人居環境、推廣文明健康生活習慣、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每一方面都具體而詳細,為接下來更好更快地落實,提供了指導。
“每一次災難過后,我們就應該變得更加聰明。”
如何“聰明”,就是要始終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在每一次災難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公共衛生體系才會更加強大,改革成果就會變成每個人最有力的防護網。(郭慧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