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媒體記者 楊亞紅 張晨光
“這是塊成熟蜜,嘗嘗……”初夏時分,荊花、棗花和一些不知名的山花依次盛開著,河北省贊皇縣南潘村蜂農褚科峰的150箱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采花釀蜜。
褚科峰拿刀切下來一塊,抹在記者的手指上,“別不好意思,像我這樣,吃完再把手指一嗦,太好吃啦!”
河北省贊皇縣蜂農褚科峰在仔細觀察蜜蜂產蜜情況。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晨光 攝
按照褚科峰教的吃蜜法,記者半信半疑把手指上的蜜抹進口中。“除了甜,還有花的香氣,不是齁甜是香甜……”聽記者說完這句話,幾個人哈哈大笑起來。
“這就是綠色、無添加的純正蜂蜜,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就我們贊皇有,別的地兒,你肯定找不見。”褚科峰介紹著棗花蜜。
贊皇縣地處太行山區,地貌格局大體是“七山二灘一分田”。贊皇大棗古時曾為歷代皇家貢棗,果實營養價值豐富,被譽為“百果之首”“天然維生素之王”。不僅如此,贊皇棗樹開出來的是目前全國700多個棗樹品種中唯一發現的自然三倍體大棗花,而蜜蜂采集這種三倍體大棗花后釀制成的“三倍體棗花蜜”,富含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性甘平偏溫、維生素C含量較高,是蜜中的精品,為贊皇縣所獨有。
贊皇縣45萬畝棗花林海。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晨光 攝
“一斤蜜能賣到多少錢?”
“市場價30塊錢一斤。”
靠著100多箱蜜蜂,每年至少能掙8萬多塊錢。褚科峰家不僅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還蓋起了二層小樓,買了輛面包車。
“現在日子過得滋潤,和原來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40歲出頭的褚科峰是個地道的農民,說起過去的生活就只有四個字:地里刨食。“山多地少,一年下來糧食除了夠吃,賣不了幾個錢,花錢都得算好賬才敢花。”上有老下有小,以前褚科峰經常為了全家6口人的生計發愁。
“我們這里山多,花也多。一到春天花開了,就經常看見小蜜蜂到處飛著采蜜,后來我就琢磨著養蜂試試。”照著自己聽來的土辦法,褚科峰養了四箱蜜蜂,家里的日子好過了些。
當地人守著大自然賦予的豐富蜜源養蜂、售蜜。可那個年代,蜂農們分散在大山深處,由于養蜂技術和養殖觀念落后,蜂王產量少,蜜蜂抗病力和采集力都不高。
產出的可直接食用的蜂蜜。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晨光 攝
“那時候根本不懂,到了秋天該給蜜蜂養料的時候沒給,蜜蜂整箱的死,心里別提多難受了。”才剛嘗到甜頭,還沒來得及擴大規模,褚科峰又為養不活蜜蜂鬧心。
“我看你今年的蜂養得不賴,注意別生螨,剛看那一塊好像有這個跡象。”
“嗯,我也發現了,那一塊我已經處理了……”
在養蜂方面,陳秀英是褚科峰的“前輩”,他倆相識于1996年,那一年褚科峰養的蜜蜂死了一大半。
“那時候挺著急的,這上什么地方能求教蜜蜂該怎么管理啊?后來聽說縣里邊有個養蜂協會,通過跟人家聯系,每年參加技術培訓。”褚科峰說,陳秀英是蜂農們的老大姐,1995年贊皇縣養蜂協會成立,陳秀英是會長。
“從來沒人搞過養蜂培訓,原來養蜂就是靠天吃飯的,所以收入少。因為山里邊比較閉塞,大家不懂。我出去培訓過,所以就想成立個協會,把大伙組織起來請專家過來講課。”回憶起當時成立養蜂協會,陳秀英說最開始只有22戶蜂農報名參加。
河北省贊皇縣蜂農褚科峰的100多箱蜜蜂。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晨光 攝
邀請國內養蜂專家到縣里進行技術指導,先后送16名養蜂戶到浙江農大深造。贊皇縣養蜂協會成立后,還辦起了蜂業服務部,為蜂農提供養蜂用具;購買優質種用蜂王,繁育出蜂王免費送給蜂農改良品種;訂購《養蜂科技》等20多種養蜂書刊,供蜂農學習……在協會的帶動下,贊皇縣蜂農養蜂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數蜂農都掌握了全套養蜂技術。
“只要保證它飼料充足,蜜蜂就不容易生病。另外,蜜蜂本身有自我調節能力,經常從外面采點蜂膠,拖到蜂箱邊上,對蜂群也能起到一個保護作用。”打開一個蜂箱,褚科峰拿著一塊爬滿蜜蜂的蜜板向記者介紹這些年他從養蜂協會學到的養殖經驗。前年,他還被評為贊皇縣的“最美養蜂人”。
“我們現在搞培訓,大家都愿意參與,不用我說,他們主動問什么時候有專家老師過來。”陳秀英說,每年5月份搬著蜂箱外出,9月份回家,養蜂人雖苦,可不少生活困難的鄉親靠養蜂過上了甜蜜的日子。
目前,贊皇縣共有1260家養蜂戶分布在11個鄉鎮96個村,共養蜜蜂5萬多箱。原來貧困的村民,如今大部分靠養蜂年收入3萬元以上,有些蜂農的年收入5萬至8萬元。養蜂業成為贊皇縣繼大棗、核桃產業之后的又一大富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