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雅冬,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陌生。她是第一批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河北醫大二院專家,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年近花甲的她毅然報名奔赴武漢。
“我是主任,又是黨員,危急面前,哪怕只要一個人,也得我自己先上。”“看到患者渴望生命的眼神兒,我覺得什么都值了!”這些話讓很多人感動,這種“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氣概也讓很多人佩服。
在疫情防控中,除了醫護人員,各行各業的黨員干部,立足本職工作,在各個方面筑起一道道防控網,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
面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的種種難題,河北各級干部紛紛出招,出臺實施金融、財稅、社保等各項扶持政策,破痛點、除難點、疏堵點,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千方百計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抗疫一線、復工復產前沿,脫貧攻堅路上,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切實為民服務、解難題的黨員干部,他們是河北經濟社會復蘇的堅強力量。
“這些年來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廣大農民和果農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都在提高。”常年行走在農田林地的全國人大代表郭素萍,是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效的經歷者,也是見證者。
丈夫李保國去世后,她接過丈夫“未竟事業”,每年在扶貧一線超過300天,用科技染綠了太行山,讓越來越多人享受到科技成果,脫了貧摘了帽。
什么才是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如何才能做到“人民至上”?
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期間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所處的崗位,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民謀利。”
只有“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才能“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站在2020年這個關鍵時間節點,能不能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直接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重大考驗。
如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如何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如何讓群眾看到效果得到實惠……在這份“人民至上”的考卷上,每一道題都不容易作答,答好更難,但每一個答案都是對廣大領導干部治國理政的一次現實檢驗。(郭慧巖)
延伸閱讀:
新華每日電訊《“為民造福”才是最重要的政績》:當前,各級領導干部更要貫徹落實好中央的決策部署,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以踏踏實實為民干事創業的行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走出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真正“為民造福”。
經濟日報《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績》:實踐證明,無論面對怎樣的復雜嚴峻局面,只要我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將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攻不下來的關口。廣大黨員干部都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融入具體工作,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思路新舉措,為民辦事、為民造福,做出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西安網評《以人民至上書寫為民造福新篇章》: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生態環境等。我們要把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圍繞人民群眾的需求,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工作做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我們要把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