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郭慶敏)“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是在調研中發現,實際工作中還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質量不夠高、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夠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楊玉成表示,貧困地區應在產業上下功夫,打綠色牌、生態牌,讓貧困群眾共享產業扶貧的紅利。
楊玉成委員分析說,深度貧困地區大都是邊遠山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發展生態綠色有機農產品的優勢區域,用好生態優勢資源,可以做優扶貧產業。因此,應著力引導貧困地區的扶貧產業推進標準化生產,打造品牌農業。
“應重點引進與當地主導產業相關的大型龍頭企業,將本地資源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扶持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農業基地。”楊玉成委員說,通過扶貧專業合作社與市場的鏈接,解決農產品銷售難、貧困人口長期就業難問題。同時,實施提質增效工程,支持扶貧龍頭企業開展綠色、有機以及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開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讓深度貧困縣的生態區位優勢轉化為品牌農業優勢,為高質量扶貧脫貧助力。
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進行有效銜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對此,楊玉成委員認為,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應該重點通過生產性獎補,引導其依托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脫貧;對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以依托保潔員、護林員、巡河員等公益崗位以及分布在鄉村的扶貧車間,實現家門口就業;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以依托光伏發電項目收益、低保兜底、特困救助和集中安置供養等保障其基本生活。
楊玉成委員建議,要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重點實施青年農場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計劃,使其發揮脫貧致富領頭羊作用,帶動貧困農戶脫貧。同時,要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筑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的基礎。
“建議把農村集體經濟帶動脫貧情況納入對相關人員的考核內容。”楊玉成委員說,應建立健全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確保貧困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和貧困戶受益,提升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脫貧的能力。鼓勵農村黨支部牽頭領辦專業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公司”的方式,與龍頭企業合作,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帶動貧困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