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媒體記者趙嬌瑩 馬寧
噠噠噠、噠噠噠……4月27日,淶源縣黃土嶺村的編織袋來料加工廠內,隨著流水線上縫紉機工作的聲音,村民趙桂琴手腳麻利地把一個又一個編織袋封底,歸置成摞放置一邊,動作十分嫻熟。
2017年,黃土嶺村與外地編織廠合作,廠里生產的編織袋運到村里,進行封底封口后再運回,兩道工序簡單又自由,就近為村民提供了不少工作崗位。
“封底之后還能帶回家穿線封口,每個月能賺千把塊錢。”去年剛脫貧的趙桂琴手頭不停,邊說邊笑,“這么大年紀了上哪兒找這么好的事兒去。”
走進趙桂琴家里,她老伴指著墻上貼著的“致脫貧家庭的一封信”,臉上全是滿足:“現在這日子可比之前強多啦,村里環境也好了,不愁吃喝,過得越來越有勁兒了。”
記者看到,這封打印的信上,詳細寫著趙桂琴老兩口2019年的收入來源:公益崗、企業分紅、土地流轉、低保、養老金……人均年收入八千多塊錢,超過了村里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的7474.41元。
沿著村里硬化后整潔的路面往外走,看著整修一新的村容村貌,路邊曬太陽的村民主動說起村里過去的情形:“過去這路高低不平的,墻也是歪斜的石頭墻,現在明顯不一樣了,生活環境好的不行,大家伙心里特敞亮。”
近年來,黃土嶺村不斷強化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強力推進產業項目,穩定提升貧困戶收入,2019年整村脫貧出列。目前又和河北省神坤農業科技合作,發展綠色有機蘋果種植,為決勝脫貧攻堅筑牢物質基礎。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這個太行山區小村莊迎來的第二場“戰役”。早在1939年,黃土嶺戰斗在這里打響,日軍素有“名將之花”之稱的中將阿部規秀在此被消滅。2015年8月,黃土嶺戰斗遺址被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在新時代的‘戰役’里,我們最大的考量就是怎么保持脫貧成果,怎么創造增收點,在脫貧的基礎上讓百姓致富奔小康。”村支部書記兼村主任陳成說:“通過發展紅色旅游產業帶動增收,是我們長遠的打算和目標。”
如今的黃土嶺,241省道穿村而過,榮烏高速橫亙村南,并在村內設有上下道口和服務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發展潛力很大。
“現在村里的旅游服務中心已經基本落地,各項產業也逐步壯大。我相信,通過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我們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實現黃土嶺到‘黃金嶺’的轉變。”站在黃土嶺戰斗遺址處俯瞰整個村莊,陳成規劃著黃土嶺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