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開年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等13個縣和涿鹿縣趙家蓬區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全省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74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歷史上首次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阜平看望慰問困難群眾。這是習近平在龍泉關鎮駱駝灣村看望唐榮斌老人一家。 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2012年歲末,習近平總書記在阜平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進軍令: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今年2月底,隨著河北最后一批13個貧困縣“摘帽”,阜平縣脫貧啦!
攻堅路上,總書記始終和河北人民在一起。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先后7次視察河北,每次都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牢記囑托,忠誠擔當。省委、省政府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作為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頭等大事。
2020年1月1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到赤城縣走訪慰問貧困村。他隨機走進貧困群眾家中,了解大家面臨的實際困難。 河北日報記者趙威攝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帶頭包聯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市縣。
2019年12月1日至2日,省長許勤在張家口市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他深入張北縣新義村貧困群眾家中,就“兩不愁三保障”等,面對面了解政策落實情況。 河北日報記者孟宇光攝
一場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龍港流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環首都扶貧攻堅示范區為主戰場,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戰打響。
河北農大教授李保國用30多年的堅守與付出,推廣實用技術36項,讓140萬畝荒山披綠,讓10多萬農民擺脫世代貧困。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
堅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截至4月2日,全省435家扶貧龍頭企業、具備生產能力的796個扶貧車間全部復產復工,吸納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13397人。
我省向建檔立卡貧困村選派7746個駐村工作隊、2.2萬名駐村干部,攻城拔寨,戰貧斗困,不勝不還!
做“精準”文章,下“繡花”功夫。我省各地找準癥結、精準發力,采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科技扶貧等措施,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可持續發展能力。
產業扶貧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的長遠之計。就業扶貧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科技扶貧是提高扶貧脫貧質量的重要途徑。生態扶貧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重大基礎設施工程補齊脫貧攻堅短板。
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建起兩座村級光伏電站和280個微型薯大棚。2019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700元。 河北日報記者杜柏樺攝
保定市與河北農大共同打造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建設集研發、推廣、培訓新農業技術于一體的試驗示范基地,在全省已建成81個,帶動7萬農戶增收。 河北日報記者杜柏樺攝
張承壩上地區和深山區10個深度貧困縣,及其206個深度貧困村,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最難啃的硬骨頭,該如何突破?
河北的實踐是:從扶“面”到扶“點”,從“大水漫灌”到“定向滴灌”,將政策、資金重點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集中力量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對于“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貧困地區,我省則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截至去年11月20日,列入全省“十三五”規劃、涉及7市35縣的10.2萬戶、30.2萬名搬遷群眾全部實現搬遷安置。
圖為阜平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安居家園。 河北日報記者趙海江攝
去年以來,我省重點攻克“三保障”面臨的最后堡壘,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保障問題3.1萬戶6.0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1.13萬戶3.44萬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面清零。
對扶貧資源精確化配置,讓各類資源更多地向貧困地區傾斜,我省扎實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扶貧、駐冀部隊幫扶、“千企幫千村”行動,構建起了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格局。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河北加強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加強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統籌銜接,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讓他們的心熱起來、手動起來。
尚義縣三工地鎮劉面煥村59歲的李秀梅又開始了直播。在縣里接受專業培訓后,這位從前的“麻壇高手”變成了“網紅主播”。 河北日報記者趙杰攝
一項項惠民政策、一場場技能培訓、一次次文化下鄉、一個個典型帶動,喚起群眾千百萬、同心干,激發“我要富”的內生動力。
扶在點子上,幫到根子上。送戲、送電影、送演出、送圖書下鄉,“文化進萬家”等重點活動,幫扶補齊我省群眾文化短板,助力拔掉思想上的窮根,提升了貧困群眾的精氣神兒。
2017年春天,德勝村里組織起秧歌隊。過去村里一到冬天,“男人曬暖暖,女人掛紙牌”,這種現象現在很少見了。 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
一人富了不算富,還要帶著鄉親們一起富。
饒陽縣南李崗村的趙見行(左)參加縣里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后,成了種葡萄的行家,他負責給8個貧困村推廣葡萄種植技術。 河北日報記者焦磊攝
越到緊要關頭,越容不得松口氣、歇歇腳。
河北將于今年上半年對市縣開展全省脫貧攻堅戰“百日攻堅聯合督戰”。
力保3.4萬剩余貧困人口高質量脫貧,我省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到今年6月底前,全省剩余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4000元的脫貧標準,如期實現高質量脫貧。
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實施《關于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的意見》。2019年全省新發生貧困人口同比下降94.2%,實現了脫貧人口“零返貧”。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春光明媚,德勝村96棟粉墻黛瓦的二層小樓,在藍天白云映襯下,美得像一幅油畫。村黨支部書記葉潤兵表示,要把這里打造成鄉村振興的樣板! 河北日報記者田明攝
躍上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需要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推動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并作為2020年省委一號文件對外發布。實施意見提出,今年重點支持28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同步推進現代農業園區、農村新型社區、鄉村生態功能區建設,示范引領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田園綜合體模式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路徑。圖為被列入首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的遷西縣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項目。河北日報資料片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我們已走過萬水千山,但仍需要凝心聚力不斷跋山涉水。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跑好“最后一公里”,又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貢獻河北力量。
接力奔跑,仍需加勁沖刺;千年追尋,圓夢就在今朝。
點擊鏈接閱讀全文:《匯聚磅礴力量 攻克千載難題 ——河北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紀實》
(記者:潘文靜、張博、吳艷榮 視頻攝制:王永帥、許佳奇、戎曉杰 編輯:薛岳虎、常方圓、高二會、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