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咱們村叫張常豐村,這個村名有什么特殊含義嗎?”4月16日,記者剛一進村,就向河北省海興縣蘇基鎮張常豐村80多歲的村民代表齊占亭提出這樣的疑問。
“名字叫張常豐,可全村沒有一戶姓張的,過去也不‘常豐’,還成了‘國家級貧困村’。”齊占亭解釋說,“現在可不一樣啦!在脫貧書記張巍婷的帶領下,張常豐村名副其實‘常豐’了!”
張巍婷是國家信訪局派駐到張常豐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2018年5月剛一進村,我的心咯噔一下:村里地堿、水苦、人閑不說,還沒有集體收入。一直靠傳統種植為生的村民們,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張巍婷回憶說,全村438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就有125戶。
怎么辦?入戶,走訪,找答案。
“扶貧,先要下點‘笨功夫’了解情況,才能更好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張巍婷說。
經過兩個多月的逐戶走訪,張巍婷發現這個貧困村雖然貧窮,可村里有很多“寶貝”:村民代淑鳳做的辣椒醬,親朋鄰里都愛吃;村民馬玉娟壓制的面條,不加鹽就很筋道;張常豐村的面食在附近的十里八鄉很有名,家家都會做好看又好吃的面花、窩頭……
張巍婷當時就想:把這些賣給城里人,還愁村民富不了?
在“面”上做文章,這在當地村民看來,是不可能的。“辛苦大半年,一畝小麥才收300斤,算下來也就能賣300來塊錢。要想富,除非‘土坷垃’變成‘金疙瘩’!”
但張巍婷就是要挑戰這個“不可能”。
張巍婷請來河北省農科院專家化驗小麥成分,結果發現,鹽堿地產出來的小麥,鉀元素、植物蛋白含量比普通小麥高很多。
“這么好的東西以前低價賣給小商販,太可惜了,磨成面粉,在大城市能賣高價錢!”張巍婷看到了村子脫貧的曙光。
探索產業扶貧,培養致富帶頭人,樹立特色品牌,推廣綠色農產品,讓“土貨”賣出“新理念”……張巍婷理清了思路,找準了出路,說干就干:在村里建立了電商中心,注冊了“張常豐”商標,一口氣兒推出石磨小麥面粉、黑麥粉等15種特色農產品,還發掘培養了致富帶頭人“面花夫妻檔”王金明夫婦、“辣椒姐”代淑鳳等,把村里的農產品賣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別看她是個女同志,干起工作來不要命。”和張巍婷一起從事扶貧工作的同事說。
那段時間,張巍婷滿腦子都是“賣農產品”,三句話不離張常豐,張口就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她在微信群里向同事、同學推薦;自己買了寄給遠方的朋友;帶著“張常豐”產品登上央視《開門大吉》和重慶衛視的舞臺。
“自從俺村的農產品上了電視,銷量可就摟不住了。每年光生產面條最少5萬斤,年銷售額能達到5萬多塊錢。”村電商中心主任馬玉娟高興地說,今年受疫情影響,他們采取“線上+線下”的模式銷售村里的特色農產品,同時針對路程較遠的客戶,不斷改良產品包裝,確保產品質量不受損。
截至目前,“張常豐”特色農產品品牌效益初顯,已累計銷售近10萬元。春節期間還掀起了銷售小高峰。
村里做得一手辣椒醬絕活的貧困戶“辣椒姐”代淑鳳,現在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張書記自己掏錢定制了玻璃瓶和標簽,俺只管每天做醬。過去不值錢的一碗醬,現在能賣30塊錢。3個月,俺就賣了1萬多塊錢!”
齊福田全家4口總動員,做的掛面供不上賣。“張書記幫俺辦了生產許可證,俺家的蔬菜掛面賣到了北京、吉林、云南,這可是從前不敢想的事兒!”
……
如今,張常豐人樂了,面粉還是那面粉,身價卻從每公斤2元多漲到12元。40多戶貧困戶的收入當年就翻了兩番,合作社成員在加工坊打工,每天能領到60元工資,年底還有收益分紅。“沒想到咱鹽堿地里的‘土坷垃’真的變成了‘金疙瘩’!”
她是個干事的人,我愿意跟著她干,支持她的工作。”村民劉樹海說。
“2019年,村里實現了整體脫貧,人均年收入達到了7500元。”張巍婷表示,脫貧不是終點,下一步,她將帶著村民通過做大電商平臺、對接超市、參加展銷會等,拓寬農產品銷路,讓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