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卜洋)“農業的增效,農民的增收,農村的繁榮,離不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的創新。”
3月5日,在邢臺市寧晉縣兆遠農業科技服務公司,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詳細了解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土地托管、科技服務和農資產品供應等情況。他表示,農業生產經營體系要在創新中發展,多措并舉激發生產經營活力。
在疫情防控工作仍處于吃勁的關鍵階段,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當天正是驚蟄,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生產正當時。王東峰來到河北省第一產糧大縣寧晉縣就保障糧食安全和抓好春季農業生產調研檢查。
“不管耕種不投入,拿著土地來入股,生產收益有保證,打工掙錢兩不誤。”當著省委書記的面,寧晉縣科協主席成智杰念起了自編的順口溜,“協會加支部,服務小農戶,鄉村要振興,共走富裕路。”
王東峰饒有興致地了解當地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的創新做法。
“就像‘拼多多’一樣,給小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搭建一個服務平臺。”成智杰介紹,縣科協充分發揮科學普及和農業科技轉化橋梁作用,注冊科技服務社團,領辦土地托管協會。在這個平臺上,一方面會同農民專業合作社把農戶的土地集中起來形成規模經營,另一方面優選社會化服務主體連片成方進行土地托管,提供從耕種到收割再到銷售的全方位服務,促進農民增收,壯大集體經濟,調整農業結構。協會自2012年成立以來,共吸納農村合作社109個、個人會員5600多人,通過提供測土配肥、統防統治、供應優種、技術指導等服務,帶動群眾增收8700余萬元。特別是去年9月推行土地入股托管模式以來,在68個村托管土地1.3萬畝,帶動農民增收1400余萬元,有55個村通過領辦合作社使每個村集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同時,通過引進農業先進技術、開展技術指導和優選種植品種等,大大提高科技含量和單畝產量。由于積極發展規模化、產業化種植和優質高效農業,僅為加工企業提供穩定糧源這一項就每畝增收100元,托管的土地小麥單產量達到1100斤、玉米1300斤,分別高于全縣平均水平近100斤和200斤,為全縣糧食總產穩中有升、促進農業“一減四增”結構調整做出了積極貢獻。
聽完這番話,王東峰對他們勇于創新表示肯定,并對進一步優化創新機制提出要求。要緊密結合實際,大力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因地制宜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引領作用,動員廣大農戶積極入社,靈活運用市場化辦法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拿租金、賺薪金、分股金,有效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逐步增加農村集體收入。
王東峰表示,“農戶+專業合作社+基地+協會”的“四位一體”生產經營模式是一種創新,要不斷總結經驗,鞏固拓展成效,讓這個農戶“拼多多”的機制在全省探索推廣。
“要應對農產品的市場激烈競爭,必須真正把農民組織起來,提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水平,增加農產品科技含量,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和優質高效農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培育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王東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