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張家口訊(記者鄭世繁 蘇曉瑞 章紫薇 馬存峰 通訊員胡強 梁雁 李育紅)“感謝組織關心,兩大包菜和一大箱蘿卜都沉甸甸的,特別新鮮……”2月23日當晚,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駐張家口某部隊醫院醫療隊員郜軍醫的妻子,通過該部隊醫院 “助力武漢后方保障群”發來感謝的話語,微信群里還在不斷地收到一線醫療隊員家屬們發來的感謝信息。看到這些,張家口軍創公司的退役軍人們由衷地感到高興。
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駐張家口某部隊醫院的56名醫護隊員舍小家、為大家,奉命馳援湖北抗擊疫情。然而,這56名醫護人員的家庭,戶籍在外地的多,雙軍人家庭多,不少家庭既要照顧子女,又要照顧老人,家務負擔比較重。在當前封閉式管理的情況下,生活保障問題亟待解決。
凈菜由北京新發地到張家口市后進行轉運工作。
“了解到咱一線醫護人員這一家庭情況后,我就一直在琢磨,怎樣做才能解決軍屬們的實際困難,做好后勤保障,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安心地在一線工作。”張家口軍創公司負責人張禮平說,“最后在張家口軍分區的統一協調下,我們公司積極與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凈菜產業專業委員會溝通聯系,并獲得了他們的支持,與中貿企協凈菜委張家口項目部,京張貢張家口凈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了“白衣戰士一線忙,我為家庭送健康”專項慰問活動,為咱全體赴一線的軍隊醫療隊員家屬提供了為期一個月的免費送凈菜服務。”
凈菜由北京新發地到張家口市后進行轉運工作。
軍創公司總經理王渭鵬告訴記者,“凈菜全部來自中貿協凈菜委各成員單位的基地,品種總數達20種以上,總重量接近15000斤。首批1000斤凈菜包括:土豆絲、油麥菜、蓮藕片、尖椒絲、萵筍絲、小白菜、西蘭花、圓白菜片,還有沙窩蘿卜、骨湯伊面等。”
2月23日,一輛載著首批1000余斤新鮮凈菜的冷鏈運輸車,從北京出發,當天到達張家口駐軍某部隊醫院,而后又歷經三小時,由軍創公司民兵小分隊送至分布在市內4個區、12個街道的34個小區,再由各個小區防控檢查站的值守人員將菜送至該醫院馳援武漢的56名軍隊醫護人員的家中。截至2月29日,已有三批共計四千余斤凈菜運抵這些家庭。
機動運輸小分隊的民兵把凈菜送至小區門口,不見面配送。
從張家口軍分區了解到,下一步,他們將積極協調相關單位,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盡全力幫助支援湖北抗擊疫情的軍隊醫護人員解決家屬隨軍就業、子女入學入托等難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讓英雄安心戰疫,以實際行動為奮戰在疫情防控斗爭一線的援助人員全身心投入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親愛的媽媽,您去武漢抗‘疫’一線已經半月了,雖然能經常和您打電話、視頻聊天,但我還是非常想念您,很擔心您。疫情還是非常嚴重,尤其是好多醫護人員被感染。但媽媽和爸爸不約而同地寫了支援武漢的請戰書,我特別不想讓媽媽去,但是媽媽告訴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是醫護人員職責和義務,也是一份擔當……我知道自己安排學習了,我訂好了學習計劃,每天堅持讀書、寫作業、上網課、練字、預習新功課,我和爸爸每天堅持一起讀書、一起運動,還教姥姥姥爺學習八段錦……”這是張子玥寫給前往武漢抗疫的母親的一封信中的內容。2月29日晚上,張子玥的父親將這封信拍下來,通過微信發給了女兒在學校的一對一幫扶教師梁海麗。
張子玥寫給前往武漢抗疫的母親的一封信。
張子玥是張家口市橋東區東風小學一名四年級學生,父母均為醫生。疫情暴發后,母親前往武漢進行支援,父親也奮戰在張家口疫情防控一線。雖然孩子交給姥姥姥爺照顧,夫妻倆仍是止不住地擔心,怕兩位老人過于溺愛外孫女,小孩兒的自律性又差,久而久之荒廢了學業。
在東風小學內,父母是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的學生共有33人,其中,9人的父母遠在武漢抗疫。為了關愛和激勵堅守一線的醫護人員,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東風小學迅速行動,建立了“東風一線子女關愛群”,選出33名骨干教師對學生進行全天候一對一幫扶,跟蹤分析學生學習及生活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而確定關愛方向,給予及時的幫助指導。周一到周五,學科領導、備課組長、骨干教師在關愛群中值守,針對學生在語、數、英三門科目中不懂的問題及時解惑答疑。學校還給學生們制定了日程表,內容包括身體鍛煉、學習、家務、畫畫等項目,學生根據完成情況進行打鉤,再由家長反饋給教師。“工作群成立當天,老師們就與學生和家長進行了溝通聯系,得知了孩子們十分想念抗疫一線的爸爸媽媽,有些甚至出現了焦慮、恐懼等壞情緒。我們學校的梁海麗老師正好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于是又讓她每周五在咱們關愛群里和學生說說話,做做小游戲,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技能技巧引導孩子們的情緒,在互動中不漏痕跡地疏導學生的心理壓力。”副校長梁雁告訴記者。
“師說”團隊中的培育老師正在為融合性課程第一季《別樣的李白》的第一講積極備課。
除此之外,該校在做好全體學生空中課堂的基礎上,校內骨干教師還組建了“師說”團隊,針對這33名學生開發了李白、蘇軾系列的融合性課程。為了制作高質量的教學視頻,“師說”團隊的成員們經常連夜召開視頻會議,探討題材方向,“孩子們滿意,我們的付出就值得。”在團隊的數次磨合后,課程第一季以《別樣的李白》為主題,以李白的詩、李白的“八卦”、李白的朋友、李白帶火的名勝古跡、李白的紙筒人制作和李白的追星族作為每期的小話題正式亮相。看到學生的熱情反饋,團隊成員們顧不上高興,馬上投入到第二季的視頻錄制中,他們說:“比起一線人員的無私奉獻,我們這點付出不算什么。”
融合性課程第一季《別樣的李白》的介紹。
“師說”團隊中的美術老師正在錄制李白卡通紙筒人的制作視頻。
大多節目是每周一更新,而“師說”視頻是每周二、三、四進行更新,自2月26日課程開設以來,已更新了兩次。課程以“雜談”的形式進行授課,在講解過程中,學生既能學到李白、蘇軾的精品佳作,還能了解到他們游歷過的山河大川、趣聞軼事,學習內容貫穿語文、地理、歷史、美術等學科。老師們教學過程中也被啟發了許多課程開發的新想法,教育孩子的價值觀得到提升。
融合性課程第一期視頻播出后,老師在“東風一線子女關愛群”了解學生反饋情況。
“非常感謝學校在這個時候還能想到給我們的孩子建這樣的群,我們感覺特別溫暖。她媽媽在武漢看到學校對孩子這么關注,也能放下心來,在一線安心工作了。”張子玥父親感激地說道。
看著張子玥父親發來的照片,感受到孩子字里行間對母親濃濃的思念之情,梁海麗眼圈紅了,“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沖在一線,他們最關心困擾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和心理成長問題,怕自己長期不在身邊孩子感到孤單寂寞,甚至產生壞情緒。我們學校能想到這樣為一線子女送關愛,能夠參加到這個小組里面我特別高興。雖然不能去前線,但是在后方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為醫護人員減輕一點心理上的負擔,我覺得挺開心,我愿意。”
3月23日是張子玥的生日,她的心愿是媽媽這天能平安歸來,陪她一起過生日。梁海麗告訴記者,“了解到子玥的這一想法后,考慮到武漢抗疫任務繁重,孩子媽媽回來的可能性比較小,我們老師決定先著手策劃。目前是想通過線上線下兩種途徑籌備這個生日會,屆時號召大家一起參加。對于我們來說,這不僅僅是子玥一個人的生日,更是我們為群里所有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孩子準備的生日慶祝會。”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自覺踐行“初心”與“使命”,舍小家,為大家,不破疫情終不還,誓要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前線在沖鋒,后方有溫情。當醫護人員沖鋒陷陣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闡釋著“敬佑生活、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時,張家口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一線醫務人員保障落實工作,為激勵關愛奮戰在疫情防控斗爭一線的醫護人員,切實解決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遇到的急事、大事、難事,出臺了許多暖心政策。
該市衛生健康委牽頭,會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制定了《關于改善一線醫務人員工作條件切實關心醫務人員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針對一線醫務人員的生活保障、人文保障、安全保障、待遇保障、職稱晉升保障、表彰宣傳六個方面制定了15條保障措施;市衛健委起草了《張家口市一線醫務人員后援保障落實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一線醫務人員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持續推進一線醫務人員保障落實工作。
截至2月29日,共為全市一線醫務人員建立輪值隔離場所28家,1309個房間,2266個床位;為3032名一線醫務人員及工作人員服用中藥9167副;為92名一線醫務人員解決實際困難132件;對全市支援湖北的66名醫務人員及市定點救治機構268名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實行市級建檔立卡;為一線醫務人員調撥醫用口罩64700個、民用口罩138500個、醫用N95口罩5420個、N90口罩950個、KF94口罩11674個、醫用防護服21347套、非醫用防護服9672套、隔離衣19783件、護理服50套、護士帽1900個、護目鏡11760個、手套136300雙、鞋套1170雙、溫度計1000個、消毒類3082箱、酒精661箱、噴霧器24個、空氣凈化機27臺,并積極聯系各保險機構,為2萬名醫護人員免費提供人身保險。
【政策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