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省對既往的疑似病例開展了排查并對診斷結果進行了訂正,對新就診患者按照新的診斷分類進行診斷。為與全國其他省份對外發布的病例診斷分類一致,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布。公布首日,新增病例(含臨床診斷病例數)一夜之間翻了將近10倍。
首先,我們不要恐慌,數據變化是因為確診標準發生了改變。主要體現在對確診、疑似患者的新增分類上,數據總量并未快速增長。數據變化體現了實事求是,表明“應收盡收”在加快推進。
此前,國家衛健委于1月28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明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需有“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行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簡單來說,就是若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則可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但臨床經驗顯示,一直作為新冠肺炎確診“金標準”的病毒核酸檢測在實踐中出現了假陰性的情況。也就是說,有一部分病人沒有檢測出來,出現了漏診。這樣可能造成一些傳染源沒有真正地被識別出來,造成疫情擴散的風險。
中央指導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在回答總臺央視記者時提到,在看病診斷肺炎時,能夠拿得到的病原學,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八十要靠臨床診斷。
“臨床診斷病例”究竟什么意思呢?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湖北省內和省外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的定義有所不同,并且新增了“臨床診斷”這一分類。
就湖北省外來說,疑似病例為:有明確流行病學史;有發熱和/或呼吸道癥狀;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征;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的,系疑似病例。
確診病例為:需有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行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針對湖北省內,疑似病例為:有明確流行病學史;符合“發熱和/或呼吸道癥狀”和“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的臨床表現。
確診病例為:需有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行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臨床診斷病例為:上述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征者。
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統計,是實事求是的轉變。這種變化對救治患者和疫情防控來說是有利的,將對加快患者收治和疫情防控帶來積極影響。
根據人民網、新華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