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瀾瀾
歲在庚子,因為一場疫情而與眾不同。
今年是我過的最忙碌的新年,沒有了往年的拜年、聚會、購物、游玩,取而代之的是對疫情的關注和不停歇的報道。
大年初二,當許多家庭還沉浸在春節的氛圍里,河北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已經集結,準備出發。
我在出征儀式現場采訪。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瀟 攝
接到通知,我立即趕赴現場。到了火車站,我發現很多醫生都在大廳里整理自己的行李箱,翻騰、倒騰,原來,他們從接到通知到踏上征程,不過幾個小時,來不及回家,醫院為他們準備了生活用品,直接帶到武漢。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張征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跟我說,他今天過生日,這是他這么多年過得最特殊的生日.2003年,他曾參與過非典的救治工作,今年,又一次踏上和病毒搏斗的戰場。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呼吸二科的主治醫師楊楠說,對于這場戰斗,2003年他就準備好了,那時他還是一名研究生,就是因為非典才報的呼吸科,所以這次醫院一通知,他立馬就報了名。
坐上火車,楊楠給我發來一張火車票的圖片,告訴我,這張票他會留一輩子。楊楠供圖
作為記者,我總是試圖在現場尋找情緒燃點,試圖找到他們的不舍與牽掛,但是在這些醫護人員身上,我看到的卻是一往無前的勇氣,是義無反顧的擔當,沒有猶豫,沒有退縮,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像戰士一樣,準備上戰場和病毒博弈!
封京生在和女友告別。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瀟 攝
家人是軟肋,也是鎧甲
大年初三晚,8:30分,石家莊火車站,15名護士在這里集結,準備前往武漢。生于1993年的小伙封京生趕來送自己的女朋友,他動情地說:“你一定要平安回來,等你回來,我們就結婚。”這句話,經我們報道后來也成了一句廣為流傳的網絡金句。
2月9日,第五批醫療隊從機場出發,到此時,河北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和工作人員已達到612人。
我在火車站采訪。
在采訪現場,提起家人,很多人都哭了。看著他們提起父母、孩子情不自禁流下的眼淚,我感到深深的心疼,又由衷的敬佩。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的一位護士跟我說,她早早就交了請戰書,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是眼淚就是不聽話的從她眼眶里涌出來,她沒來得及跟自己母親說出發的消息,沒來得及好好跟八歲的兒子告別,跟他解釋清楚媽媽去干什么,但問起她為什么還要去時,她說,這是醫務工作者的職責。
家人讓他們牽掛,但也是家人的支持,才讓他們放心奔赴一線。護士馬玉潔說,她有兩個孩子,雖然不舍得,但是家里有婆婆,有丈夫,她很放心。
家人是很多人的軟肋,也是鎧甲。因為家人,我們有了牽掛,也正是因為有了家人的支持,我們才能一往無前。
楊楠大夫的女兒和給他的信。長城新媒體記者 閆思宇 攝
特殊的紀念日 特殊的團圓
正月初五,是楊楠大夫的生日,這一天,我和同事到他家里和他的家人跟他一起視頻通話,楊楠大夫的女兒給他準備了一封信,想讓爸爸早點回家。
因為楊楠去了武漢,楊楠的愛人也是醫務工作者,即將到醫院發熱門診工作。楊楠的大姨特意從秦皇島趕來,幫著照顧這一家人,他們整個家庭都在為抗疫做努力。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和在武漢的醫務人員視頻連線,護士王慧跟我說,酒店為她們準備了湯圓,她吃的時候一直在和家人視頻,這樣也算團圓了。為了慶祝過節,她還給自己買了一個大面包。
護士郭文昊說,今天一進病房,就有患者跟他說節日快樂,還在他的防護服上寫下“有你真好”,那一刻,他被深深感動,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這個春節、元宵節,在最需要團圓的日子里,他們奔向遠方,為了更多人的團圓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我相信,這一次次的告別和出發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團圓相聚。等春暖花開,會有親人迎接他們勝利歸來!
而我,是這一切的記錄者。我深知,我不僅是在記錄下他們的喜怒哀樂,也是在記錄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