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李相伯)1月28日,邢臺市橋西區根據形勢需要決定建立隔離觀察點,其中兩個點在鋼鐵北路派出所轄區。為保證隔離觀察點安保工作萬無一失,鋼鐵北路派出所黨支部立即召開會議部署相關工作,最終決定57歲的劉敬波與55歲的劉海振組合,同為35歲的馮清陽與趙越組合,分別值守一個隔離觀察點。
從此,隔離觀察點有了“老老”“少少”這樣兩組警察守護者。
邢臺市橋西區鋼鐵北路派出所民警劉敬波和劉海振。河北省公安廳供圖
“老老”“少少”組合的貼心守護
論偵查破案、巡邏防控、調解糾紛,“老老”“少少”組合哪一個都是響當當的好把式。可值守隔離觀察點,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張白紙。三級高級警長劉海振回憶說,“1月28日上午開會,下午4點人員就要到位。當時‘頂上去’就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邢臺市橋西區鋼鐵北路派出所民警馮清陽與趙越。河北省公安廳供圖
剛到隔離點,“老老”“少少”壓根不知道什么是標準房、親子房、陽光房。被隔離的人員構成成分復雜,最年長的82歲,最年幼的5歲。一日三餐既要保證營養,還要兼顧老人吃軟爛的、小孩吃甜香的。
每個隔離點有來自邢臺市橋西區政府的11位同志組成,工作人員負責把每日三餐送達每個房間門口,一小時后再一個不落地把餐余垃圾收回來。飯是定的外賣,“送餐小哥”離著警戒線還有五米遠,把飯盒“卸”成一堆,轉身就走了。
“每天我們要清理270公斤左右的各類生活垃圾,隔離點的一片紙、一個礦泉水瓶都不能‘失控’,都是要過秤的。”馮清陽告訴記者,平時他們還負責隔離點120個房間、近3000平方米的消毒、衛生工作。就連開窗換氣,也有嚴格的必備工序。
民警耐心地與隔離人員聊天,緩解安撫隔離人員的情緒。河北省公安廳供圖
警服不是防疫服,卻是“安心服”
“在這個節骨眼上,警察就是旗幟,有他們在,隔離點上上下下就多一份安心。”一個隔離點的負責人、邢臺市橋西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孫鳳梧說,隔離點最大的功用是堵塞傳染渠道,避免相關人員因失控而成為“傳染源”。“焦慮,在所有被隔離者身上都有所表現。輕的,發發牢騷就過去了。重的,摔盆子砸鏡子的也是有的。”
“我已經十幾次花錢給這里的小孩子買玩具、買零食。”民警趙越告訴記者,“不讓小家伙兒們出去,時間一長他們就哭就鬧,只能想辦法安撫他們。”
比起孩子的哭鬧,最讓人鬧心的就是一些成年人不配合。據了解,“老老”“少少”組合在將近半個月時間里,先后對情緒波動厲害的被隔離群眾談話7人(次),對9人(次)無理取鬧者予以批評教育。
“被隔離的人只要醫學檢測合格或者到了時間沒有發病,就能解除隔離。有好幾個人,醫生告訴他明天就可以回家了。剛過了半夜十二點,他們就非鬧著走人。”民警劉敬波說,“這個時候,就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算是磨破了嘴皮子,也得耗到上午八點半,再用專車送他們回去。”
一天夜里11點多,一名密切接觸的隔離人員打電話,說自己不舒服,感覺發燒了,全身發抖,一會兒冷一會兒熱。馮清陽一聽,立即跟駐點醫生上門對其做進一步檢查。
“坦白地說,當時上去時,心里也有點犯嘀咕……”馮清陽笑道。最后檢查結果是對方的情緒緊張導致的神經官能癥,進而引起感官上的癥狀。
但馮清陽沒有馬上離開。他深知此時對方更需要關心與陪護。他耐心地給對方聊了聊疫情防控方面的知識,又說了些家長里短的貼心話,對方的恐慌與壓力明顯減輕了。
馮清陽坦言,被隔離人或發火,或發牢騷,大家都能理解,會盡量安撫他們,“自己的警察身份也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大疫面前顯大義,警察自有警察的追求”
“當初設立隔離觀察點的時候,盡管全所的同志都主動報了名,但所里最終選擇了‘老老’‘少少’這個組合,因為他們都是共產黨員。”
鋼鐵北路派出所所長苑立平說:“到現在,‘老老’‘少少’組合已經在隔離點堅守半個月了,我們黨支部也有輪崗替班的計劃,可是他們都表示,不要再換人了,到隔離點工作的人越少風險越低。就算將來需要隔離他們四個,也不會影響更多警力。”
每天都有人經過嚴格的檢疫,離開了隔離點。河北省公安廳供圖
在隔離觀察點,民警們每日在崗執勤平均16小時以上,凡是進出的人員,全部都要嚴格登記,定時和醫護人員一起,對管控人員和管控區域內的人員量體溫,確保工作人員和管控人員身體安全。由于穿脫防護服太費事,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在執勤前,民警們往往不敢多吃,也不敢喝水。
劉海振說:“大疫面前顯大義,警察自有警察的追求。我們的行動,一定會增進血濃于水的警民深情。”